•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中高端入住率领涨、小城表现亮眼……如家酒店集团解码五一出游新趋势
    五一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假日旅游消费热度再创新高
    这个“五一”假期,我国旅游消费热度再创新高。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五一”一路繁花!超3亿人次出游
    文化和旅游部5月6日公布数据显示,“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家长请注意 民警3天内在广西金滩景区找回25名走失儿童
    假期出游,也要特别注意看管好孩子。这几天,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西东兴市金滩迎来客流高峰,因景区人流密集,再加上家长疏于照看,小孩走失事件时有发生。
    多地景区“人从众” 大数据揭秘“五一”假期热门旅游地
    ​“五一”假期过半,这个假期大家都去哪儿玩了?哪些城市和景点成了新的旅游热门?一组数据带你看假期出游情况。
    逛博物馆、游西湖……“五一”假期多地旅游市场热度高涨
    “五一”假期大家都去哪儿玩啦?山西文博古建游热度飙升,陕西文旅部门发布8景区客流预警……一起来看“五一”假期出游情况。
    习近平对辽宁辽阳市白塔区一饭店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强调,“五一”假期在即,群众出行出游增多,假日活动密集,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应急预案,排查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尺素金声|一季度文旅消费“成绩单”亮点多成色足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根据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同比增长26.4%。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阴天出行也会被晒伤 五一假期出游如何正确防晒?
    在阴天和雨天,看不到明显阳光的时候,也大概有70%左右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表面造成一定伤害。
    错峰游大理 感受慢生活
    随着“错峰出游”理念的普及,许多游客选择避开节假日人潮,在淡季深入旅行目的地,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当地生活。
    上海车展|东风猛士M817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和宁德骁遥越野电池
    猛士M817使用场景为城市通勤、近郊出游和长途穿越三方面,简单理解是工作日5天城市通勤、2天周末短途出行和2个长假长途穿越。
    五一热门线路抢票难度堪比春运,有热门目的地酒店价格涨近4倍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火车票开售当天抢票感受:“感觉五一假期比春运抢票的人还多,虽然都是秒空,但过年时12306还不至于一直处于加载状态。”抢票难也从侧面反映出今年“五一”假期公众火热的出游热情。
    “五一”小长假出游火爆!热门线路抢票难度堪比春运,有热门目的地酒店价格涨近4倍
    即便很多人早已规划好出行计划,但在火车票开售当天仍感受到堪比春运的抢票难度。
    ​踏青赏花、餐饮购物、体验民俗……清明假期消费市场春意浓
    出游数字“升温”,呈现一派春意。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4月4日至6日清明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日均约2.64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1%。
    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26亿人次 “踏青+”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春和景明,以亲近自然为核心的踏青活动,与文旅商体展各类元素相融合,助力释放消费潜力。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
    2025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26亿人次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
    遭遇山火,这些避险技巧早掌握
    春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但同时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段。
    清明假期放松身心
    清明时节,人们外出游玩,放松身心。
    清明假期全国大部地区适宜出游 注意防风防火
    清明假期(4日至6日),全国大部地区总体适宜出游,但北方地区多大风天气,青藏高原东部维持阴雨雪,多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出行和祭扫需注意防风防火。
    小长假出游正当时 让“文旅流量”变“消费增量”
    作为春节后的首个小长假即将到来的清明假期出行热度持续攀升,让“文旅流量”变“消费增量”,各地消费市场迸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