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Blog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影视
|
24H
|
专题
|
直播
全部
新闻
财经
汽车
消费
房产
康养
文旅
北京
影视
24H
直播
曝光台
大食物观
里的人民情怀
从种植到养殖,从森林到海洋,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多次考察“大食物”,强调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发展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让人民的餐桌更丰富、更健康。
粮食连年丰收,还需要
大食物观
吗?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提出“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一见·总书记强调做好“海”的文章
我国海疆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夙愿。此次在福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叮嘱,“要做好‘海’的文章”。
国办发文:践行
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拓展食物来源渠道。巩固提升产能,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基础。
福建深入践行
大食物观
的经验启示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对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进行着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创造性提出并探索实践大食物观。
树立和践行
大食物观
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从过去到现在,从福建到全国,大食物观彰显出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蕴含着更为宝贵的时代价值。
福建践行
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上世纪80年代,食物总量匮乏、品种单一,肉类、水产品、蔬果等农产品种类较少、产量低,每年需从外省大量调入粮食和蔬菜。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要树立
大食物观
”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听“三农”工作新部署|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要吃饱,也要吃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吃饱”,更追求于“吃好”。对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中国将践行“
大食物观
”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要合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
新华时评|把种业这项工作做精做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
从总书记考察“渔业种子”透视
大食物观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首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关心渔业种子的背后,是对中国14亿多人食物供给安全、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