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中国低空经济持续“扩容”
    2024年起,“低空经济”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并听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
    利用AI炮制“政府工作人员因买方便面被通报”网络谣言,曹某林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公安网安部门查明,曹某林(男,28岁)在看到“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关新闻后,为蹭热点、博眼球、吸引流量,利用AI工具炮制了相关谣言,引发大范围传播扩散,严重扰乱公共秩序。
    人民领袖|那年,习近平如约而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始终被摆在重要位置。
    两干部因购买方便面被通报批评?官方回应
    ​6月18日,江苏泰州姜堰区顾高镇人民政府发布情况说明称,6月17日,网传“顾高镇政府工作人员因购买方便面被通报批评”。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北京企业以科技创新实现高端化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内卷式”竞争的一大表现就是企业间不拼质量拼价格。
    “苏超”踢球,赢在球外——体育消费江苏观察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中办、国办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提出,要扩大文体旅游消费。
    “具身智能”到底是啥?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阅读是每个人的“终身大事”
    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2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倡导全民阅读”到“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再到如今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全民阅读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消博会,有啥看头?
    2025年全国两会,消博会与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一起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大风橙色预警!北京市教委:师生本周末非必要不外出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为扎实做好极端大风天气应对工作,着力守护首都教育系统安全,市教委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视情况及时调整周五放学时间,师生周末非必要不外出。
    长信基金:政策暖风频吹,消费板块春意盎然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全力扩大多元服务消费供给,提升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扩大健康、养老、助残、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各地积极行动,聚焦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与实践,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提升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医药集采优化政策走向受热议:克服“唯低价”现象 引导质量监管
    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提到要“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 总书记战略指引贵州高质量发展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并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云南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的支付现状如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3年307家这类机构“消失”!更多万亿级农商行将诞生
    近年来,中小银行防范化解风险在各级政府工作报告、监管部门会议被频繁提及,成为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之一。
    “好房子”需求涌现 国产厨电如何构建“住有宜居”解决方案
    今年,“好房子”首次亮相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当手机电脑都加上“AI”前缀 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传统智能终端相比,这些多了“人工智能”前缀的产品究竟有何不同?持续推动的“人工智能+”在未来产业发展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