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新华视点丨透视未成年人驾驶乱象:安全不容侥幸乱象亟待刹车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驾驶机动车须年满18周岁并考取相应驾驶证。然而,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或机动车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未成年人违规驾驶为何屡禁难止?“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进行调查。
    为何屡禁难止?透视未成年人驾驶乱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驾驶机动车须年满18周岁并考取相应驾驶证。
    北京打出综合整治“组合拳” 对非机动车乱象说“不”
    “非机动车事故亡人率呈现上升势头,占亡人事故总量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北京市公安交管局事故处处长于海涛介绍,从事故成因看,各类违法行为是“罪魁祸首”。
    警方通报昆明机动车撞人事件:致2死9伤
    经查,李某某(男,49岁,昆明市西山区人)驾驶一辆蓝色小型越野车行驶至金碧路时,撞上正常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及行人,随后驾车逃逸途中又与其他车辆及行人发生碰撞。
    2025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达4.6亿辆 驾驶人达5.5亿人
    ​公安部14日发布最新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5.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5.15亿人。
    上半年本市完成64个重点点位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
    本市持续深化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在全面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今年聚焦50个轨道站点及40个“学医景商”重点区域,开展靶向整治。
    交管部门将对十类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进行专项治理
    本市非机动车骑行活动显著增多,为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水平,即日起,北京公安交管部门会同市文明办等部门,针对十类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北京将专项治理十类不文明骑行行为
    ​记者8日从北京市公安交管局获悉,即日起,北京将聚焦十类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开展专项治理,全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6月30日限行尾号5和0
    从6月30日起,北京工作日小客车限行尾号轮换,周一至周五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分别为:5和0、1和6、2和7、3和8、4和9。
    北京市公安局就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完善非机动车通行安全规定。包括明确驾乘电动自行车应当佩戴乘员头盔;完善拼改加装电动自行车相关规定。
    夏日驾车需防患于未“燃”
    警方提醒,夏季天气炎热,长时间驾驶机动车时发动机在高负荷、长时间运转的情况下,发动机舱内的温度会快速升高,产生车辆自燃风险;驾驶人员要时刻绷紧安全弦,才能防患于未“燃”,确保人车平安。
    高温天气下 警惕车内“隐形炸弹”
    这两天北京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4到35摄氏度,在户外长时间暴晒的机动车很容易变成“移动的烤箱”。
    全市首例大型复合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今年三季度开工建设
    由市发改委支持的“主动精准治理项目”——本市首例大型复合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沙河地铁站非机动车立体停车楼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工建设,预计在2026年一季度投入使用。
    问题车竟能带病上路!调查起底尾气排放检测乱象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为15760家,相比2020年增长约30%。随着机动车检测机构增多、竞争加剧,为抢占更多客户,检测机构用各种手段进行检测造假的现象频出。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不合格的车辆通过检测。
    车辆被冰雹砸坏 有车损险即可申请赔偿
    自2020年9月车险综合改革实施后,目前的车损险覆盖了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的直接损失。
    有中国公民在日驾驶摩托车时被机动车碾压身亡,我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近日有中国公民在日驾驶摩托车时被机动车碾压身亡,肇事者逃逸,数日后方才确定嫌疑人。
    北京东六环改造路段开通试运营 9.2公里道路转入地下
    4月20日凌晨,随着首辆机动车驶入东六环隧道,历经5年建设的北京东六环改造路段开通试运营。
    东吴财险官宣开业:董事长宋继峰、总经理夏卫新搭班,五地分公司获批筹建
    从批复内容来看,东吴财险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包括机动车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企业/家庭财产保险及工程保险;责任保险;船舶/货运保险;短期健康/意外伤害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特殊风险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接受江苏金融监管局的属地监督管理。
    两部门出台新规 严惩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行为
    首次细化了“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包括2年内因造假行为受过1次行政处罚还继续造假,或造假行为涉及10辆以上车辆等情形。
    河南周口: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开展机动车检测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