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Blog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影视
|
24H
|
专题
|
直播
全部
新闻
财经
汽车
消费
房产
康养
文旅
北京
影视
24H
直播
曝光台
巴基斯坦总理:坚决反击侵害巴
水资源
的行径
1960年,世界银行促成印巴双方签订《印度河用水条约》,就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水资源在印巴之间的分配作出规定。印度政府日前宣布暂停履行该条约,作为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22日发生致死20多人枪击事件的回应。
墨总统回应墨美
水资源
纷争 承诺将立即向得州供水
当地时间11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回应墨美水资源纷争时表示,在水条约问题上,美国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包括扩建水处理厂等约定。
墨总统回应特朗普制裁威胁:一直尽力向美方供水
辛鲍姆10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墨方在过去3年经历干旱的情况下,一直履行《1944年水资源条约》,尽可能调集可用水源向美方供水。
一碗水的牵挂
如今,源源不断的洮河水顺着供水管道,流向城市、乡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从“用得上”到“用得好”,当地持续推进引洮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建设改造引洮供水工程大型灌区,最大程度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喜马拉雅山雪线升高引担忧
研究人员发现,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喜马拉雅山的雪线正在逐年升高,这可能导致更频繁的野火灾害和水资源紧缺问题。
“中华水塔”生机盎然 三江清水滋润华夏
三江源,源起冰川,因水得名,从这里向下游输送的清洁水分别占长江、黄河、澜沧江水资源量的2%、49%和17%,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还城市以悠悠水韵 北京治水的“加减法”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曾经泉源遍地、河流纵横。然而,因历史上城市规模扩张、人口激增、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北京也曾面临河道断流、井泉干涸的生态窘境。
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
一个本不缺水的城市为何要大兴节水工程?
全盟密布315条大小河流,水资源总量达4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达3181立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堪称塞外水乡。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近10年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李国英介绍,在调配方面,水利部全力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系统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网络,实现“补水于河”;在修复方面,水利部推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修复,保障江河湖泊生态流量,实现“通水于河”。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举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依次亮相,围绕高质量发展、水资源开发、粮食安全等热点话题回应社会关切,传递政策动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
截至2月24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惠及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近1.14亿人,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新研究显示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
研究人员说,冰川融化会导致局部地质灾害增加,影响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区域淡水资源以及全球水和能量循环。
新疆首次在昆仑山完成无人机增雪作业实验
昆仑山作为亚洲重要山脉,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其积雪融水对维持周边地区水资源稳定尤为重要。
“三山五园”地区引来大批冬候鸟栖息
进入腊月,北京的湖面开始渐渐结冰,而在湖水资源丰富的海淀区“三山五园”地区,却保留了很多流动水域,为的就是给冬候鸟打造理想的栖息地。
“南水”进京10周年 首都
水资源
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10年前的今天,南水北调中线水到达团城湖调节池,标志着北京水资源利用开启了新篇章。
全面通水10周年!南水北调工程塑造我国
水资源
分配新格局
10年来,这个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正在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我国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今年是南水北调全面通水10周年。10年来,南水北调工程优化我国南北方水资源配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南水”进京滋养城市绿色发展之路
截至2023年底,北京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度提升,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9.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5.6立方米,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推动河道水系治理管护
水资源
配置不断优化
11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