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晋祠泉复流记
    “昼夜不舍,天地同流。”这副挂在难老泉亭上的楹联,描绘着人们对晋祠泉的美好期盼,也映射着新时代治水兴水的实践之光。
    菜市场扔掉的玉米须,真能治水肿?3招用对效果翻倍
    赤小豆当归治水肿,败酱草大黄排毒快,你敢试吗?
    “低地国家”荷兰如何与水共生
    ​荷兰,常被称为“低地国家”,其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全国约有一半人口生活在低洼易涝区,而这些地区贡献了约7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兴水利民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就治水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还城市以悠悠水韵 北京治水的“加减法”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曾经泉源遍地、河流纵横。然而,因历史上城市规模扩张、人口激增、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北京也曾面临河道断流、井泉干涸的生态窘境。
    十多年,总书记始终牵挂这项民心工程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甘肃依托供水工程,农村饮水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水利事业也开启新篇。
    一见·一条调水线里的为民情
    治水,关乎生存与发展、脱贫与致富,其深层逻辑正是“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执政理念。
    了不起的小镇之青铜峡:何以“九渠之首”
    青铜峡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峡谷,素有“黄河小三峡”之称。传说上古时期,黄河泛滥成灾,大禹治水巡查到这里时,用神斧劈山疏导,黄河一泻千里,造就了十里长峡,当时正好夕阳西下,晚霞与河水相互辉映,在峭壁上呈现出一片青铜之色,青铜峡也就由此得名。
    摸清“危害底数” 我国职业病防治再出“组合拳”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近日公布“三项行动”具体工作方案,以“组合拳”方式进一步提升我国职业病防治水平。
    “身后事”为何办成“闹心事” 小小骨灰盒折射殡葬乱象
    相关专家认为,当前,殡葬行业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监管存在“多龙治水”难题,“归谁管”“怎么管”“管不了”往往让部门间相互扯皮,难以规范化。
    国家卫健委: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小时内将所获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属地卫生部门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办法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规范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切实提高医疗应急响应速度和救治水平……
    中国新增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
    治水,从“战略”到“笃行”
    为何是水?山水林田湖草沙,“水是命根子”,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出版发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做好治水工作、做好什么样的治水工作、怎样做好治水工作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江河奔腾看中国——中国治水方案对话世界江河治理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澜沧江出境后称为湄公河,下游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卫星瞰长三角一体化|“生态长三角”同心圆越绘越大
    从卫星视角俯瞰长三角区域,这里水网密布、跨界河湖众多。如何避免“九龙治水”,实现共建共享,曾是生态实践难题。
    碧水清波映照中国治水之道——中国生态文明实践观察
    生物多样性是水生态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北京专门发布了水生动植物调查技术规范,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鸟类、底栖动物等10类生物。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中国科学践行“绿色治水”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的最新消息显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2年的0.516提高到2022年的0.572,水资源利用方式发生深层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