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Blog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影视
|
24H
|
专题
|
直播
全部
新闻
财经
汽车
消费
房产
康养
文旅
北京
影视
24H
直播
曝光台
严查严打欺诈骗保 国家医保局启动医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
行动重点包括:全面治理倒卖医保回流药问题,查处定点医药机构伪造处方、空刷套刷医保凭证等行为;专项核查违规超量开药问题,重点核查异常处方和购药情形;专项治理生育津贴骗保问题,核查参保单位及个人伪造证明材料等骗保行为。
北京发布2025年社保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
明确从2025年7月起,北京市参保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的月缴费基数上限为35811元,下限为7162元。
生育
率多年低迷 韩国中小学班级人数何以不减反增?
韩国近年生育率低迷、学龄人口持续萎缩,人们原以为中小学校的班级规模也会缩小,但是最新发布的数据与预期相反。
生娃养娃,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值得关注
近年来,国家积极出台多项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20省份实现
生育
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附名单)
自6月以来,河北、浙江、吉林、云南、河南等省又相继在全省全面推开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各统筹区生育津贴发放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新研究:多食超加工食品对男性
生育
能力有害
超加工食品指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业加工制作,添加香料、色素、增味剂、乳化剂等多种食品添加剂,普遍含有高糖、高盐、高低微量营养素的食品。
国家“育儿补贴”落地:多地
生育
现积极信号,申领及防诈指南请收好
多地发补贴、托育消费券,能破解“带娃难”吗?
近日,四川出台规定,将给予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每人每月200元运营补助。此外,近期广东、江西、海南等多地给居民发放托育消费券。对托育服务进行真金白银补贴,能破解婴幼儿照护难题吗?托育服务行业面临哪些现实挑战?
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保持健康繁衍态势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小象存活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显示我国野生亚洲象种群保持健康繁衍态势。
生育
补贴导致奶粉涨价?价格波动实为促销调整,部分产品还在降价
近期,社交平台有传言“奶粉价格上涨”,蓝鲸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奶粉市场并未出现价格普涨现象。实际情况为,部分消费者感知到的价格波动主要源于电商平台促销活动的周期性调整,而非企业端的统一调价行为。
育儿补贴“含金量”多高?专家:加强各地平衡,避免差距过大
育儿也有“国补”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对合法生育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补贴按年发放,每孩每年3600元。
北京发布多项措施完善
生育
支持政策体系
《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31日向社会公布,涉及生育补贴、生育休假、住房支持等系列措施,以健全北京市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速览,育儿补贴热点问答
国新办7月30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育儿补贴热点问答,一起了解。
“育儿补贴”方案刺激乳企股价大涨,母婴及乳业有望承接政策红利
7月28日出台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受此政策利好刺激,多家乳企股价于29日开盘后上涨。
研究:“三亲育子”技术能有效降低遗传病风险
英国研究人员16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说,利用“三亲育子”技术生育的8个孩子正在健康成长,并因此逃脱患上罕见遗传疾病的命运。
7月1日起,又有这些地方
生育
津贴直达个人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方式的通知》,7月1日起施行。优化后,符合生育津贴申领条件的,由本人或所在用人单位经办人申请,经当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直接发放至本人指定账户。
生育
补贴战白热化,中国飞鹤上半年净利润大幅“跳水”,股价年内跌幅超12%
生育
津贴直发个人
生育
环境如何更友好?
国家医保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全国13个省份所有统筹区生育津贴均可直接发放至个人。总体来看,全国有近六成统筹区实现直接发放至个人。
全国13个省份统筹区
生育
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总体来看,全国有近六成统筹区实现直接发放至个人。目前各统筹区生育津贴发放情况详见文章表格↓
生育
津贴直发、社保服务家门口办 多部门详解民生新政
1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政策的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