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白酒教父”也下场带货!290亿身家吴向东直播卖88元啤酒
    8月8日15时28分,手握两家上市公司、身家290亿的吴向东一改往日低调作风,身着笔挺西装亮相个人视频号直播间,亲自为新品“牛市”啤酒发布会站台。不仅从幕后走向台前高调为“牛市”带货,吴向东还对战略新品“大珍”寄予厚望,放话称希望这款用600元价格对标3000元品质的产品能成为第二个“茅台”。
    中消协发布上半年投诉热点:老年消费陷阱频现,玉石类投诉量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95971件,同比增长27.23%,解决50965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亿元。投诉热点问题主要涉及老年消费陷阱、私域引流营销、情绪消费、农产品网购、玉石类直播间、演唱会等行业和领域。
    打着“户外竞技”的旗号,直播间何以变成鸟类“狩猎场”?
    网络直播是深受许多网友喜爱的娱乐方式,然而近年来,一些主播为了谋取流量和利益,打着“户外竞技”的旗号,公然直播猎鸟、传授“猎杀技巧”等内容,传递不良导向。
    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增长17.2% 直播电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今年1至6月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增长17.2%。作为网上零售的重要业态,直播电商为农村消费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其凭借其独特优势,精准回应农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改善消费品供给方式,成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推动农村消费升级的关键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市场监管总局:筑牢安全堤坝,对违规直播间绝不纵容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2025年直播带货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为直播电商行业健康发展再敲警钟、再划红线。筑牢直播带货安全堤坝,是亿万消费者对“舌尖上的安全”的殷切期盼。
    “珂学”风波后,叶珂用两场直播追上“美妆一姐”
    经历过“走进珂学”风波后,叶珂摇身一变成了“钮祜禄·叶珂”。在停更近一年后,叶珂“空降”直播带货,没想到仅两场直播成绩就追上了“美妆一姐”韦雪。
    云端上的“松茸猎人”
    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介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将捡菌子的过程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新型“松茸猎人”。
    盗版盲盒泛滥网络直播间 警方追踪完整犯罪链条
    潮玩文创,这一新兴行业屡被侵权,泛滥的假冒商品如何打击,原创知识产权该如何保护?一起了解下↓
    业界:提升网售产品质量要管住“人”控好“货”净化“场”
    “强制直播机构回放存证(如30天),以便于追责;平台应建立优化流量分配机制,引导平台将流量倾斜至优质商品;建立MCN机构30%先行赔付的连带追责机制……”在近日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提升网售产品质量安全建言献策。
    网络直播应注意行为边界 勿使镜头成泄露国家秘密窗口
    个别“军迷”为个人猎奇炫耀、博取流量关注,非法获取国家军事信息,并扩散至互联网,被网络上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对国家军事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一些商家的无心之举,极易被境外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看似普通的“海景直播”,却对我国家安全构成现实威胁……
    京直播|直击平谷强降雨,探访靠山集村
    平谷区目前全区已启动防汛一级响应,五座水库开启泄流作业。
    西安市召开房地产领域自媒体座谈会
    会议提出,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市委网信办、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将开展房地产领域自媒体乱象专项整治,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严格控制发布内容的合法性,从规范网络宣传直播行为、规范AI技术使用、严禁唱衰经济等方面,坚决打击各类造谣、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首场直播带观众“云”看展
    “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全媒体宣传行动首场直播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开启。
    接了客服电话后手机突然失控、钱差点被转走 警方详解诈骗套路
    原来事发当天,刘女士正在家中浏览短视频,突然接到自称某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刘女士误开启了“直播付费功能”,每月会自动扣除880元费用。于是刘女士就按客服的提示开始操作,直至手机突然失控。
    “吃播”丑态,该叫停了!
    直播什么东西都敢吃、吃相丑态百出的极端做法,破坏清明清朗的网络氛围,这股网络歪风绝不能放任,必须坚决刹住!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推动直播电商行业合规健康发展
    记者从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了解到,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计划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公益服务,推动直播电商企业合规健康发展。
    直播间“NIKE”“adidas”只卖9.99元?五起侵权假冒案例曝光
    直播间低价销售假冒“NIKE”、非法生产“LV”等品牌鞋具、KTV销售假冒马爹利名仕等洋酒……7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通过侵权假冒实施“内卷式”竞争的典型案例。
    景区舞台点亮夜经济 多业态串联消费链
    直播大舞台模式打破传统文旅消费的时空限制,通过“线下搭台+线上直播”,激活景区夜经济,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产业发展,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直播带货合同示范文本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勇表示,该文本首次在示范合同文本中界定“直播带货”等概念,明确了直播带货业态的基本形式。
    虚构履历卖课被罚200万元 一批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公布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保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尽责,近期查办了一批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