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Blog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影视
|
24H
|
专题
|
直播
全部
新闻
财经
汽车
消费
房产
康养
文旅
北京
影视
24H
直播
曝光台
1699元白酒仅售9.9元还送价值万元手镯?快手被质疑监管不到位
近日,值接Talk体验了快手购物,发现其卖货逻辑与传统的京东淘宝差异化很大,尤其是部分快手主播带货,充斥着很多夸张甚至违法行为。由此质疑,作为电商平台,快手是否做好了核查?
市场监管总局:筑牢安全堤坝,对违规直播间绝不纵容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2025年直播带货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为直播电商行业健康发展再敲警钟、再划红线。筑牢直播带货安全堤坝,是亿万消费者对“舌尖上的安全”的殷切期盼。
“珂学”风波后,叶珂用两场直播追上“美妆一姐”
经历过“走进珂学”风波后,叶珂摇身一变成了“钮祜禄·叶珂”。在停更近一年后,叶珂“空降”直播带货,没想到仅两场直播成绩就追上了“美妆一姐”韦雪。
业界:提升网售产品质量要管住“人”控好“货”净化“场”
“强制直播机构回放存证(如30天),以便于追责;平台应建立优化流量分配机制,引导平台将流量倾斜至优质商品;建立MCN机构30%先行赔付的连带追责机制……”在近日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提升网售产品质量安全建言献策。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
直播带货
合同示范文本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勇表示,该文本首次在示范合同文本中界定“直播带货”等概念,明确了直播带货业态的基本形式。
部分“网红医生”假借科普名义敛财,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加大整治力度
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做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书,假借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甚至高价开药;还有的通过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敛财牟利。
中新网评:没试过就敢卖?网红
直播带货
乱象该管管了
近日,“晚晚直播卖卷发棒翻车”登上热搜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这场本意为带货的直播,因假发试用失败、产品效果翻车而变成“翻车事故现场”,不仅令“网红鼻祖”晚晚口碑受损,也再度暴露出当前直播带货乱象中的诸多问题。
品牌自主运营的店播模式快速发展 新业态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直播电商领域,由品牌方自主运营的店播模式正快速成为行业主流。《2025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店播常态化、主播职业化、市场主体多元化构成行业三大发展趋势。
直播间假老酒乱象:成本几块钱标价899,酒精酒冒充坤沙酒
报道显示,直播间里销售的一款单价40多元的山寨“贵州大曲”,主播宣称是“20年坤沙老酒”,但记者从生产厂家处调查得知,实际上是带有粮香口感的熟串酒加入调色酒做成的,成本仅几元一斤,建议零售价竟标到899元。
“又一销冠”离职,东方甄选捧不出第二个董宇辉
继董宇辉之后,又一“销冠”出走东方甄选。18日晚间,主播顿顿官宣离职,表示与公司合约到期,今后会以“东方甄选自营品推荐官”的身份,继续和东方甄选合作。
直播电商领域将迎新规,剑指虚假营销等乱象
为加强直播电商监督管理,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直播电商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了《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于6月10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市场监管总局:直播电商监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
市场监管总局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了《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如何规范直播电商行业乱象?市场监管总局回应社会关切
市场监管总局10日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制定这一办法的主要考虑是什么?如何规范直播电商行业乱象,营造良好的网络交易环境和消费环境?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北京直播电商购物节启幕
购物节以“‘直’购好物‘播’动京城”为主题,持续开展好物市集、双选会、京品专场直播带货、达人探店、主播大赛、直播电商实操型人才培训、“AI+直播”创新沙龙、品牌校园行、通州区特色活动等九大主旨活动和多场特色促消费活动。
董明珠孟羽童合体带货500万元,71岁铁娘子向流量“低头”
董明珠孟羽童终于和解了,一场时隔两年的同框让格力直播间迎来了流量狂欢。5月23日晚,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和前秘书孟羽童一同现身“格力明珠精选”直播间进行直播带货。这是孟羽童离开格力电器后两人首次同框“破冰”。
格力版"甄嬛回宫"?孟羽童离职两周年重回格力直播间,本周五将与董明珠一起
直播带货
在海报配图中,孟羽童正手持相机进行拍摄,董明珠在一旁指导。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海报还有抖音疯狂国补日618、抖音商城总裁麦爆了等字样。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
直播带货
消费提示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维护自身权益。
直播购物,越买越贵?记者调查直播间“杀熟”现象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不合理经营行为的若干措施,明确将严查“大数据杀熟”等行为,并联合网信办等部门对重点平台企业开展算法检查,督促平台企业提高算法透明度,优化算法规则。
观看到深夜、下单“不受控”,银发族如何在直播间不乱花钱
“三二一,上链接!”从去年11月开始,安徽合肥居民吴黎明发现奶奶赵静的手机里总能传来直播间的声音。“每天刷直播间到半夜,怎么劝也不听。”吴黎明说。伴随而来的是家里陆续到货的网购商品——5箱保健品、10瓶洗发水、10支牙膏。主播一喊“上链接”,赵静好像着了迷,总是忍不住下单。
北京将严查大数据杀熟和强制搭售等五种网络销售违法行为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17日召开的北京市重点平台企业工作指导会上,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不合理经营行为的若干措施。按照若干措施,北京将严查虚假宣传、价格违法、大数据杀熟和强制搭售、售卖假冒伪劣产品以及食品安全违法等五种违法行为。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