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打赢“虫口夺粮”保卫战 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当前,随着南北气温普遍回升,储粮害虫开始活动,害虫防治工作也进入关键时期。如何高效防虫治虫,助力节粮减损?
    好种子有了“信用证” 我国首批认证种子上市
    记者从全国农技中心获悉,我国首批认证种子正式进入市场,通过认证的27家种子企业代表获颁种子认证证书。
    为粮食高产提供保障 国家持续加强粮食和大豆政策支持力度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春分将至,春耕春播由南向北全面展开,是落实今年春播粮食面积、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的关键时期。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把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作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举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依次亮相,围绕高质量发展、水资源开发、粮食安全等热点话题回应社会关切,传递政策动向。
    如何让玉米成为“蛋白罐”?委员通道上算起农业账
    保障饲料粮的供给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在3月4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算起一笔农业账。
    中国暂停美国3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
    为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
    习近平的两会之问丨“‘馒头办’没有了吧?”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起草组成员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在粮食年产量首超1.4万亿斤的新起点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围绕热点问题,人民日报记者约请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进行解读。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明显 今年如何继续做到稳产丰产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亩产789.4斤,比上年提高10.2斤,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超八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基础支撑。
    菲律宾宣布“粮食安全紧急状态”以抑制米价
    由于自然灾害频发且大米依赖进口,菲律宾米价居高不下。去年3月,菲律宾米价同比增幅达到24.4%,创15年新高。
    总书记的黄河情
    这些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高质量发展亮点不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推广多式联运 堵住粮食运输“跑冒滴漏”
    ​粮食运输减损是粮食全链条减损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粮食运输损失率基本控制在3‰以内,一些企业甚至可以控制在1‰以内。
    做好冬春季节科学储粮保管 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保持农产品价格在合理水平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平稳运行
    合理的价格有利于保障农产品长久供应,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平稳运行。保持在合理水平,不是说让价格静如止水、不能波动,而是要努力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配置资源、增进效率的作用,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 |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2023年、2024年两年,农业农村部用于支持湖南水稻集中育秧的资金共计10.9亿元,占全国水稻集中育秧专项资金的四成以上。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部署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全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 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初步测算,如果当前我国的稻谷与小麦按照一半加工成全谷物来消费的话,总体每年可增加近2000万吨的口粮,相当于增加了近5000万亩的“无形良田”。
    节约粮食即增产,减少损耗即增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防治荒漠化 而不是消灭天然原生荒漠
    干旱和土地退化,不仅带来恶劣的沙尘天气,还会造成农业减产,威胁粮食安全,甚至引发暴力冲突,影响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