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冀蒙辽发布西辽河文化重要考古发现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介绍,近年来河北在西辽河流域共发现30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70余处商周时期遗址。
    “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8月28日开展
    作为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以及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琉璃河遗址被誉为“北京城之源”。
    黑龙江首次革命文物考古揭开东北抗联密营真相
    哈尔滨市委副秘书长高会民说,以此次考古发现为契机,科学规划、精心建设,将该遗址努力打造集遗址保护、历史展示、主题教育、生态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马王堆汉墓新发现:绮地“乘云绣”实为坐垫 T形帛画发现改痕
    1972年至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保存完好的女尸、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等数以万件的精美文物,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解密!考古发现最早的丝制“坐垫”竟然一直被当做“枕巾”?
    经过湖南博物院专家研究发现,此前一直被认为是“枕巾”的绮地“乘云绣”实为“茵席”,也就是俗称的坐垫,这也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丝制坐垫。
    辽宁新发现多处红山文化遗迹 佐证文明进程
    经过样品采集和测年分析,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此次新考古发现为红山文明演化进程再添实证。
    新疆吐鲁番发现唐代西州都督府长史李重晖墓
    名生在中原的唐代世家大族子弟,因“倾慕班超之志”,远赴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守卫疆土,最终长眠于火焰山脚下。吐鲁番巴达木东墓群2024年考古发现的唐代墓志,记载了西州都督府长史李重晖的传奇一生,也反映出“安史之乱”后,唐西州地方政府孤守西域的历史细节。
    在神秘西夏陵,见证多民族交流融合
    作为20世纪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西夏陵的发现,让今人得以窥见一个持续近两百年的王朝之历史面貌,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生动见证。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示盛世强秦
    202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9月8日,“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通过230件(组)文物精品,带领观众走进盛世强秦的历史画卷。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开幕 诸多精品文物首次亮相
    202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9月8日,“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通过230件(组)文物精品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秦始皇陵的面貌、内涵和价值。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开幕 诸多精品文物首次亮相
    9月8日,“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通过230件(组)文物精品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秦始皇陵的面貌、内涵和价值。
    上海博物馆东馆将举办上海圆应塔遗珍展
    上海博物馆东馆将于8月14日至11月11日举办“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并向公众免费开放。位于上海松江区的圆应塔今年正值完成建筑修缮和考古发现30周年。
    首次发现手工业作坊:解读三星堆新的考古实证
    记者23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三星堆公布新的考古发现,不仅为大量出土珍贵文物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还为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多元一体增加了新的实物证据。
    国博举办建窑建盏文化展
    当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为“古韵悠长”“啜英咀华”“星河流转”“匠心独运”“薪火相传”五个单元,从考古发现、文化内涵、艺术风韵、工艺传承创新、新时代新发展等多个角度,系统全面地展示建窑建盏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工艺创造。
    陕西汉阴:在古梯田感受乡村振兴的律动
    漩涡镇有目前秦巴山区考古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凤堰古梯田。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殷墟探源 文脉绵长
    在殷墟众多的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的发现接通了古今对话,这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探源5000多年前的“长三角文化圈”
    五月江南,烟雨蒙蒙。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皇庙村,南京博物院寺墩遗址考古工作队正争分夺秒地开展太湖地区史前文明探源,雨天在库房内整理文物,晴天在墩体上野外发掘。近年来,工作队考古发现的一系列新成果,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国家文物局通报陕西宝鸡下站遗址等4项考古进展
    下站遗址为东周至秦汉时期密畤遗址,考古发现祭祀遗迹1400余个,揭示了东周时期秦国、秦统一后、汉代不同时期祭祀遗迹、器物的演变过程,系统展现中国古代祭祀制度和我国传统礼制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豫东地区考古发现4000年前夏代“粮仓”
    记者20日从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获悉,河南周口市朱丘寺遗址考古发现距今约4000年夏代粮食仓储建筑,该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发展水平、粮食存储技术和建仓史提供了崭新材料和考古实证。
    光耀七千年,惊世五十载——河姆渡遗址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河姆渡遗址距今有7000年至5300年历史,被公认为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里程碑,于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