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三星堆多学科研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9月27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德阳召开的2025三星堆论坛上公布,近年来该单位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开展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研究,在祭祀坑年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研究,以及青铜器、金器等出土文物保护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
    冀蒙辽发布西辽河文化重要考古发现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介绍,近年来河北在西辽河流域共发现30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70余处商周时期遗址。
    河南贾湖遗址发现中国最早木棺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因出土中国最早乐器实物骨笛而备受关注的贾湖遗址,考古发掘又取得重大突破。
    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果在济南发布
    当日,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果发布会在济南举行。
    尹力强调 做好考古工作 厚植首都现代化建设文化底蕴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一级研究员王巍围绕“考古看北京”作专题辅导报告,并进行交流研讨。
    青海乌兰泉沟墓出土王冠重现华光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曾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8年至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海西州民族博物馆、乌兰县文体旅游广电局联合对该墓葬进行了发掘。
    商代铜鸮卣内发现3000年前蒸馏酒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所藏的一件商代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日前被证实是蒸馏酒,这将我国发现蒸馏酒的年代追溯至3000年前的商代。
    故宫博物院与杜伦大学联合举办“考古与气候变化”全球学术讲座
    近日,故宫博物院与杜伦大学联合举办全球学术讲座。本次讲座聚焦“考古与气候变化”主题,由故宫博物院主办,邀请来自英国杜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的国内外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考古学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的重要作用,旨在通过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来理解人类与环境的互动,进而通过考古学的研究为当前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首次发现手工业作坊:解读三星堆新的考古实证
    记者23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三星堆公布新的考古发现,不仅为大量出土珍贵文物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还为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多元一体增加了新的实物证据。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
    23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这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重要进展。
    “大汉未央——汉代王室精品文物展”在沪开幕
    当日,“大汉未央——汉代王室精品文物展”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开幕。展出128件(套)来自河北博物院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精美文物,主要为汉代中山国王室墓葬出土。
    内蒙古赤峰市发掘两座辽代墓葬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对赤峰市元宝山区的两座辽墓开展抢救性发掘,发现并提取出辽代鸡冠壶、绿釉瓷盘、铁马蹬、白瓷碗等文物。两座辽代墓葬的发现,为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提供了新依据。
    山西公布一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考古信息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公布了太原市一座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的详细考古信息。这座唐代壁画墓是目前太原地区有纪年的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中最晚的一座,对研究太原地区唐代“树下人物图”的流行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探秘穿洞古人类活动遗址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研究结果,专家历时2年,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的穿洞遗址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
    圆明园考古工地迎来公众开放日 推动社会共享考古成果
    为及时分享圆明园考古工作成果,营造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氛围,9月24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和北京考古学会在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共同举办“圆明访古——圆明园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也是2023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暨第13届北京科学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
    陕西发现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墓,意义重大!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占锐说,北周宇文觉墓考古发现意义重大,这是继北周武帝孝陵之后经过考古发掘的第二座北周帝陵。
    陕西秦公一号大墓陪葬车马坑启动新一轮考古发掘
    秦公一号大墓陪葬车马坑是秦公一号大墓的随葬坑,于1977年发现,全长87.6米、宽20米、深14.5米。这次考古发掘计划发掘面积500平方米。
    直击南海沉船遗址调查一线
    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组成的深海考古队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
    我国深海装备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为南海沉船遗址考古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将用1年左右时间,分3个阶段实施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