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Blog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影视
|
24H
|
专题
|
直播
全部
新闻
财经
汽车
消费
房产
康养
文旅
北京
影视
24H
直播
曝光台
“跨境理财通”2.0个人投资者已逾16万人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4日撰文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跨境理财通”2.0参与的个人投资者超过16万人,与“跨境理财通”1.0相比增幅超过120%。
新加坡收紧加密货币交易监管措施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上月出台规定,6月30日以后,仅服务海外客户的数字代币服务供应商必须从该局获得执照才能在新加坡继续运营,如无执照则必须关闭其交易平台。
陕西将一网络小贷列入失联名单,省内已有一家网络小贷注销、两家网络小贷退出行业
6月23日,陕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名单(第一批)的公示名单,海银财富旗下网络小贷公司西安海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在列。
金融管理
部门缘何瞄准“跨境支付”持续发力?
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获通过 预计年内生效
条例实施后,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
大连3家小贷公司被取消网贷资质
近日,大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终止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试点的公告》。
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财政部将于4月23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2025年第二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为125亿元,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公布。
金融“活水”助力消费添动能
围绕提振消费,金融管理部门积极行动,金融机构纷纷响应,金融“活水”正持续加码,投入“真金白银”提振消费,为推动经济发展添动能。
春节期间支付数据迎来“开门红”,便利支付让消费更顺畅
记者了解到,在第九届亚冬会筹备期间,金融管理部门提前着手,提升外卡受理、移动支付、现金服务、外币兑换等支付服务水平,为亚冬盛会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 民企参与度显著提升
随着金融管理部门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持续优化,以及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的全面落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注重市值管理。
稳汇率信号释放!央行决定在港发行600亿元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
央行在稳汇率方面再次发力。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1月15日(周三)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优化 便利参与主体操作
针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反映的自有资金匹配压力大的情况,金融管理部门将申请股票回购贷款需承担的最低自有资金比例降到10%,即金融机构最多可对回购增持实际金额的90%予以支持,降低了参与门槛,减轻了借款人资金压力。
新场景促销加码 金融与消费“双向奔赴”
随着元旦和春节消费旺季的到来,金融行业积极响应“扩内需、促消费”号召,开展多项优惠活动助力消费升温。与此同时,金融管理部门将采取更多支持政策措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消费领域。
降低门槛!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优化
根据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反映的自有资金匹配压力大的情况,金融管理部门日前将申请股票回购贷款需承担的最低自有资金比例降到10%,即金融机构最多可对回购增持实际金额的90%予以支持。
香港9月底外汇储备资产为4228亿美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7日公布,香港2024年9月底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228亿美元,比2024年8月底的4235亿美元减少7亿美元。
小贷行业重磅新规将出炉!跨区展业或迎更严监管 超6000家机构受影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为确保政策平稳落地,小贷公司应当在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规定的过渡期内逐步达到本办法各项规定的要求,过渡期不超过1年。
香港最新外汇储备资产为4172亿美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7日公布,香港2024年5月底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72亿美元,比2024年4月底的4164亿美元增加8亿美元。
最高检:检察机关起诉洗钱犯罪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今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洗钱罪1718人,同比上升14.8%,涉及的上游犯罪主要集中于毒品、贪污贿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和走私犯罪。
消费
金融管理
办法拟再修订 市场洗牌加速
早在14年前,为了加大金融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支持力度,消费金融这一金融业务模式被引入国内。
金融管理
部门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记者10月10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为提升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质效,充分发挥正面案例的示范效应和负面案例的警示作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期间,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