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Blog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影视
|
24H
|
专题
|
直播
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特别报道
市场监管部门连夜查处“3·15”晚会曝光问题
针对“3·15”晚会曝光的保水虾仁、非标电线电缆等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连夜组织开展执法行动,依法严惩绝不姑息,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连夜部署查处“3·15”晚会曝光问题
针对“3·15”晚会曝光的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骚扰电话、虚商实名制要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连夜组织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通信管理局对涉嫌违法违规主体进行调查处置。
聚焦“3·15”|利用AI换脸、炒作元宇宙投资……这些数字新骗局值得警惕
随着AI大模型迎来爆发式发展,许多网民开始使用AI辅助工作和生活,金融诈骗也用上了新“马甲”,不法分子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科技、云养殖等概念,实施网络金融诈骗。
聚焦“3·15”|套餐刺客、诱导消费、强制绑定——哪些低价引流套路还在掏空你的钱包?
低价引流作为一种常见的商业手段,本应是消费者享受实惠的契机,然而如今却演变成许多商家掏空消费者钱包的惯用套路。
市场监管总局:电商“智能客服”备受消费者诟病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消费投诉面临哪些突出问题?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对2024年消费投诉举报统计分析,电商“智能客服”备受消费者诟病,羽绒服、羊绒衫质量问题突出,车载软件成为消费投诉新焦点。
“串串房”“星期宠”……中消协公布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今天(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涉及以下消费维权突出问题。
新华视点·聚焦315丨冒牌假货如何成为“海外专柜正品”?
武汉的刘先生在一网红主播直播间下单了一件“全球购”的名牌羽绒服,价格为5180元,到货后发现做工和此前在专卖店购买的同品牌商品质量存在较大差距,怀疑买到假货。
聚焦“3·15”|这些关键词,直接影响你我“买买买”!
直播营销“差评”、社交电商“主流”、主播推荐“祛魅”……“3·15”前夕,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度“共筑满意消费”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
中消协发布调查报告:“售后保障”连续5年最受关注
中国消费者协会14日发布2025年度“共筑满意消费”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
聚焦315|消费者有哪些维权渠道?
消协调解、投诉和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这几种维权渠道比较看,调解制度和投诉制度维权成本最低,效果也更快。
官宣!2025年“3·15”晚会主题发布
今年“3·15”晚会聚焦“共铸诚信提振消费”主题,将关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当心!你收到的赠品、小样可能暗藏猫腻
一些消费者认为,赠品反正没花钱,出了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承办检察官表示,不法分子正是摸准了消费者的这种心态,抱着侥幸心理企图瞒天过海。
“3·15”临近 多部门联合约谈指导重点平台企业
3月12日,市场监管、网信、公安、商务、通管局联合召开北京市重点平台企业工作指导会,对京东、美团、小米、转转、抖音等平台企业开展针对性指导。
国务院食安办对山东、河南核查处置“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实行挂牌督办
全面展开调查 虞城县市监局通报杨铭宇黄焖鸡乱象
通报称,已对涉事门店查封,对食材封存检验,全面展开调查。
聚焦315|在线“诊断”心理问题,靠谱吗?
近期,以在线“诊断”NPD(自恋型人格障碍)、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为标题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量传播,不少人“被确诊”。这样的在线“诊断”是否靠谱、可信?
中消协报告: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总体良好
中国消费者协会13日发布《2024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测评结果显示,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80.36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
让消费者“秤”心如意 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不合格电子计价秤4万余台
全国共抽查电能表296万只,不合格1799只,合格率99.94%;抽查水表169万只,不合格1.06万只,合格率99.37%;抽查燃气表131万只,不合格2923只,合格率99.78%。
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关注维权时限,警惕代诉陷阱
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及时了解维权渠道,关注维权时限,警惕代诉陷阱,依法保护合法权益。
网购如何防“踩坑”?中消协支招牢记“三个不”
“原价999元,限时特惠99元”“限时秒杀倒计时”,很多看似优惠让利的促销活动是否真实,消费者一时难以辨别。实际上,部分商家通过虚构原价、夸大折扣等方式诱导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