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芬创始人与前员工上演“互撕”大戏,“戴森平替”遭围剿

2025-08-19 14:18:38
16778
近日,徕芬创始人叶洪新与前员工上演“互撕”大戏,让“吃瓜群众”们看得目瞪口呆。一方指责“评测机构收钱办事”,另一方指责“用部分事实带节奏”,随着舆论发酵,徕芬的深层经营困境也浮出水面。

近日,徕芬创始人叶洪新与前员工上演“互撕”大戏,让“吃瓜群众们看得目瞪口呆。一方指责“评测机构收钱办事”,另一方指责“用部分事实带节奏”,随着舆论发酵,徕芬的深层经营困境也浮出水面。

个人恩怨还是商战交锋

8月16日,评测博主@楼斌Robin一则视频直指“699元徕芬打不过399元飞科”,强调飞科“技术沉淀”、徕芬“电机常规售价偏高”。

几小时后,叶洪新微博转发开炮:“有瓜吃了!扒一扒独立评测怎么收费的!收钱可以,不能没良心!”更在评论区点名博主哥哥、徕芬前员工潘坚,质疑评测公正性的同时,直指其“收钱办事没良心”,暗示评测背后暗藏利益输送。

叶洪新在文中提及,潘坚因对公司新媒体业务有贡献,在2022年拿了500万元离职。双方在2023年还有合作,后因“潘坚勾结徕芬内部员工,一期0成本内容合作,但对公司报价50万元(已收款),被公司发现后才永久解除合作”,并称“掌握录音证据,视情况公开”。

据界面新闻,潘坚在8月17日下午表示,拿了500万元离职的事实背景是,当初叶洪新拉其入伙,承诺给他股份(上市前给5%+上市后再给2%)。而在双方谈500万元时,那些股份估算价值已经上亿。至于“50万元项目”,他称“本身是免费合作,但包含中间人费用”,指责叶洪新“用部分事实带节奏”。

徕芬则反驳道,潘坚因未达成协议生效条件离职,500万已是“体面结局”。叶洪新更追加指控,潘坚在与徕芬非愉快“分手”后,因为对徕芬信息的掌握,开始服务徕芬竞品,反向攻打徕芬牙刷业务,且非常成功。今年开始服务徕芬剃须刀竞品,持续攻打徕芬剃须刀业务。

对此,潘坚回应,此次和飞科的合作核心原因是,非常认可飞科二十多年的技术沉淀。选择F8这款创新产品,是因为它凝结了飞科的技术结晶。全身配置拉满,价格公道,有太多产品力故事值得细细挖掘。

8月18日凌晨剧情急转,叶洪新突然发文“翻篇,志不在此,在星辰大海”,疑似终止骂战。潘坚转发回应“回归产品才是根本”,博主楼斌也称“不再追究”。

这场测评争议的背后,是叶洪新与潘某长期积累的矛盾爆发,及商业竞争的压力。从企业层面看,这场冲突的本质是徕芬与飞科在个护电器领域的正面交锋。

飞科作为老牌企业,以电动剃须刀为起点(1999年推出国内第一款双头螺旋式剃须刀),产品线涵盖剃须刀、高速电吹风、电动牙刷等;而徕芬以高速吹风机起家,2023年推出电动牙刷产品,今年5月正式切入剃须刀市场,推出售价499元起的T1Pro和699元的P3Pro,双方在品类上已形成全方位竞争。

“戴森平替”遭遇围剿

戴森于2016年推出售价高达3000元、转速在10万转/分钟的Supersonic吹风机,并迅速成为爆品。在戴森通过技术更新打破了吹风机市场僵化局面后,“戴森平替”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徕芬便是其中之一。

徕芬是叶洪新于2019年切入的赛道,主打“性价比”,凭借599元的价格、11万转高速马达和镂空风筒设计,徕芬成为不少中产家庭的“性价比首选”。

徕芬成立的前两年没有任何产品面世,一直处于研发阶段。2020年8月,徕芬LF01第一代投产上市,日均只有十几单。2021年,第一代高速吹风发布后,第一个月只卖出了个位数,月销售额最高时也没超过700万元。但2022年和2023年,徕芬的营收却猛增至15.67亿元和30亿元。

徕芬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直播带货,更离不开内容营销。但靠营销崛起的品牌,几乎很难找到一个长红的范本。当热点散去,徕芬也无法摆脱“过气”命运。从2022年至2024年,徕芬在“双11”期间全网GMV分别为2.9亿元、4.4亿元、5亿元,期内增速从51.7%降至13%。

此外,摆在徕芬面前的一个突出难题是,曾经靠“把3000元吹风机做到599元”颠覆市场的徕芬,如今正被更低价位的“平替”产品冲击。直白、米家、松下……纷纷推出转速超10万转/分钟的机型,追觅更是亮出20万转/分钟的高速电机技术。

据奥维云网数据,随着2024年飞科、追觅等品牌推出199元价位高速吹风机,200元以下产品销售份额在2024年3月达到10.4%,行业均价同比下降34.4%。低价白牌厂商的厂家们,则直接把外形相似的吹风机价格打到了100元以下。

徕芬用“平替”颠覆市场,如今却被更低价的“平替的平替”围剿。而徕芬电动牙刷业务则深陷亏损泥潭,据徕芬前员工向媒体透露,2024年全年,徕芬牙刷产品线净亏损8000万。

面对困境,徕芬将希望寄托于电动剃须刀业务。今年5月23日召开的徕芬2025年新品发布会上,徕芬推出了号称全球首款搭载工业级直线电机技术的“徕芬直线往复式剃须刀”T1Pro和P3Pro,这也成为徕芬继吹风机、电动牙刷之后的第三款个人护理品类。

电动剃须刀业务被徕芬寄予厚望。叶洪新直言,电动剃须刀历经四年研发与一亿资金投入,“这是徕芬的巅峰之作,也是全公司认知的结晶,希望代表国产剃须刀向国际大牌掰掰手腕”。但叶洪新也坦言“实际上我们毛利率非常低,我们算了一下账,剃须刀今年大概率100%亏损”。

吹风机业务内卷加剧、电动牙刷业务尚未盈利,如今被寄予厚望的电动剃须刀因一条评测被推上风口浪尖。对于徕芬管理层而言,如何摆脱经营困境远比“互撕”更重要。

部分内容参考:界面新闻、数智研究社。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陆飞_XN05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