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夫妻旅游突倒下,12小时夺命,夏天暗藏致命危机?

2025-07-20 15:30:50
18376

一对大连夫妻在云南旅游,早上还在景区拍美照,晚上却因为热射病双双去世。不到12小时,两个活生生的人就没了。这事让人心里一惊:热射病真有这么狠?它离我们普通人到底有多远?

热射病不是普通的中暑,而是中暑里最要命的一种。身体的温度调节系统会彻底失灵,体温像火箭一样飙到40℃以上。大脑、心脏、肝肾这些重要器官,在高温下就像被烤坏的机器,很快就撑不住了。

数据很吓人:热射病的死亡率超过50%。即使抢救回来,很多人也会落下后遗症,比如记不住事、走路不稳,甚至长期意识不清。云南这对夫妻,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没干重活,也没跑马拉松,只是在景区走了走,就突然昏迷了。

谁会得热射病?很多人觉得只有工地工人、运动员才危险,其实不然。年纪大的人,身体散热能力差,特别容易中招。有慢性病的人,比如糖尿病、血压高、肾不好,体温调节本来就弱。还有吃某些药的人,像降压药、利尿药,也会让身体更难应对高温。

热射病来得太快,很多人根本没当回事。早上还好好的,下午可能就倒下了。早期信号其实有:特别累、头晕、恶心,出汗突然变少,皮肤干得发烫。如果人开始神志不清、说话乱七八糟,甚至抽搐昏迷,那就是大事不妙了。

这时候,靠“休息一下”没用。必须马上降温,把人送到医院。如果体温超过40.5℃一个小时以上,命都可能保不住。云南这对夫妻,就是因为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才酿成悲剧。

怎么防?其实不难,但得用心。夏天出门,尽量避开中午11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早上或傍晚凉快点再活动。穿浅色、宽松的衣服,别捂得太严实。喝水别等渴了,每小时喝点,哪怕是200毫升的小瓶水,也能救命。

带点降温的东西,比如小风扇、喷雾、冰袋,热得受不了就用上。尤其在南方,湿气重,汗出不去,体温更容易飙升。像云南那种地方,夏天又热又闷,热射病的风险比北方高不少。

有人说,我身体好,不怕热。这想法要不得!热射病不挑人,年轻力壮的也可能中招。2023年,国家卫健委的报告里说,全国每年都有热射病死亡案例,很多人都是觉得自己“没事”,结果没挺过来。

中暑和热射病的区别,得搞清楚。中暑分三档:轻的只是头痛、出汗多;中度会恶心、抽筋,体温到38.5℃;到了热射病,体温超40℃,器官坏得快,救不回来就是一条命。别以为喝点水、吹吹风就能解决问题,热射病需要冰敷、输液,甚至进ICU。

湿气是热射病的“帮凶”。湿度高到70%以上,汗液蒸发不了,身体就像被闷在蒸笼里。南方人常说“热得喘不过气”,这就是湿热双杀的威力。所以,夏天在南方旅游或工作,得多留个心眼。

这事听起来吓人,但也提醒我们:夏天再热,也得悠着点。你说,命重要还是玩得爽重要?多留点心,悲剧就能少点。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