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河南一名37岁男子,顶着40℃的高温步行上下班,回家后突然倒地,意识模糊,体温飙到41℃。送到医院时,医生诊断为重度中暑,身体多个器官已经受损。这件事让人揪心,也敲响了警钟:高温不是闹着玩的,命悬一线可能就在一瞬间。
中暑不是简单的“热得慌”。它是一种急性病,轻则头晕乏力,重则要命。重度中暑里最凶险的是热射病,体温高到40℃以上,人可能昏迷、抽搐,甚至肾衰竭,死亡率高达三成多。像这位河南男子,身体已经到了极限,还在硬撑,结果倒下了。
人体的“降温系统”靠出汗和血管散热。高温高湿时,汗出不去,热散不掉,体温就往上窜。核心体温一旦失控,全身就像着了火,器官一个接一个出问题。这不是夸张,医学上叫“全身炎症反应”,能让身体在几小时内崩溃。
心脏最先遭殃。高温让心脏超负荷工作,心肌缺血、心跳失常随时可能发生。2022年一项研究说,重度中暑患者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升高,死亡风险直线上升。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有心血管问题的人,更容易被高温击倒。
肾脏也好不到哪去。大量出汗不补水,血量减少,肾脏缺血,尿量越来越少。严重时,肾小管坏死,恢复起来慢得要命。急诊里常见中暑患者尿液几乎停了,肌酐飙升,救治难度翻倍。
大脑的损伤最吓人。热射病让神经系统失控,患者可能抽搐、昏迷,甚至醒来后记忆力下降。2024年一项研究发现,三成热射病幸存者半年后还有认知问题。这不是小感冒,可能是影响一辈子的后遗症。
救治中暑,时间就是命。医生需要在30分钟内把体温降到39℃以下,用冰毯、冷盐水、酒精擦浴,样样都得赶紧上。晚一分钟,器官损伤就多一分。河南这位男子送到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情况危急。
谁容易中暑?不只是工地上的工人,快递员、外卖小哥、甚至普通上班族都在高危名单上。像这位37岁男子,觉得自己年轻力壮,能扛热,结果身体先举了白旗。头晕、恶心、乏力,这些信号一出来就该停下来,可很多人偏偏选择“再走两步”。
数据让人更担心。2023年一项研究说,北方高温期,重症中暑患者平均体温41.3℃,死亡率近27%。更可怕的是,65%的人发病前6小时没做任何降温或补水。这说明,很多人压根没把中暑当回事,直到倒下才后悔。
河南男子的故事,是个活生生的教训。高温不讲情面,身体也不是铁打的。花十块钱打个车,总比把命搭在路上强。希望他能挺过来,也希望我们都能长点心,把防中暑当回事,别让下个新闻的主角变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