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玉米地里长了个“怪东西”,过去农民嫌弃扔掉,如今却卖出天价!
玉米地里冒出个黑乎乎的瘤子,农民一看就头疼,恨不得赶紧掰掉扔远点。这玩意儿长在玉米棒子上,模样不咋地,像个丑八怪,还会抢玉米的养分,让收成变差。可谁能想到,这不起眼的东西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餐桌上的“香饽饽”,国外还给它取了个高大上的名字——“黑松露”!
这东西叫“乌米”,学名叫玉米黑粉菌。过去农村人种玉米,地里总能看到它。长在玉米棒子上,黑黑的,软乎乎,乍一看有点吓人。农民担心它影响玉米长大,见到就掰下来扔掉,觉得留着没用。可最近几年,消息传开,这“乌米”不仅能吃,还有营养,甚至药用价值也不小!
“乌米”到底有啥好?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还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吃了对身体有好处,能帮着健脾胃、调理肝胆,甚至还能让人睡得更香。关键是,这东西吃法多!洗干净后焯水去味,可以凉拌,爽脆可口;也可以爆炒,香味扑鼻。农村人以前嫌它丑,现在才知道,扔掉的都是宝贝!
在国外,这“乌米”可不是什么不起眼的东西。尤其在墨西哥,那里的人把它当美食,炒着吃、煮着吃,甚至生吃都行!他们管它叫“黑松露”,听听这名字,多高级!更别提价格了,市场上一斤能卖到几百块,贵得让人咋舌。反观国内,过去农民白白扔掉,现在想想都觉得心疼。
为啥“乌米”在国外这么火?一来,它味道独特,吃起来有点像蘑菇,但口感更软糯。二来,国外人早就研究出它的营养价值,觉得这东西既健康又稀罕。相比之下,国内很多人还不知道它的好,地里见了照样掰掉。近年才慢慢有人开始试着吃,饭店里也开始出现“乌米”做的菜,渐渐成了新宠。
这事儿说起来也有点意思。玉米黑粉菌这东西,在中国农村遍地都是,过去却没人当回事。农民忙着种地,哪有心思研究这个?可国外人不一样,他们把“乌米”当宝贝,研究吃法、研究营养,还搞出了各种花样做法。咱们国家现在也开始跟上,科研人员发现,这玩意儿不仅能吃,还可能开发成保健品,市场潜力大得很。
想吃“乌米”,咋弄?其实简单。地里摘回来,先用清水洗干净,泡一泡,去掉那股怪味。焯水后,可以切片炒肉,味道香极了;或者凉拌,加点蒜泥、辣椒,爽口又开胃。农村人做菜讲究实惠,这“乌米”成本低,做法多,简直是厨房里的大发现!
这几年,国内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种“乌米”了。农民发现,专门种这种黑粉菌,收益比种玉米还高。有的地方还搞起了加工,把“乌米”做成干货,卖到城里去。2023年的数据统计,国内“乌米”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几亿元,出口量也在涨。谁能想到,地里这不起眼的“怪瘤子”,如今成了致富的新路子!
再说说农村的生活。种地的人都知道,玉米地里总有些“意外收获”。除了“乌米”,有时候还有别的稀奇玩意儿。过去大家没知识,觉得没用就扔了。现在信息时代,手机一点,啥都能查到。农民也开始学聪明了,地里长啥,先查查再说,没准就是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