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南方来的哈士奇到了哈尔滨,简直像换了条狗!在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地里,它们撒欢儿跑,雪盖在身上都不带抖的,睡得比谁都香。网友直呼: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二哈”吗?
这事儿得从哈尔滨最近的火爆说起。南方游客涌进这座冰城,带着他们的哈士奇来体验冰天雪地。结果,这些平时在家里拆沙发、啃拖鞋的哈士奇,到了雪地里就像回了老家。它们在雪里打滚,眼神都变犀利了,仿佛在说:“这才是我的主场!”有网友拍视频,哈士奇拉着雪橇跑得飞快,雪花四溅,活脱脱像个威风凛凛的雪原王者。
哈士奇为什么这么适应冰天雪地?原来,它们的祖先是西伯利亚雪橇犬,来自俄罗斯的苦寒之地。几千年前,西伯利亚的楚科奇人靠打猎为生,抓了驯鹿、海豹,问题来了:猎物怎么运回家?他们就开始驯养当地的狗,挑出耐寒、能跑、性子好的,慢慢培育出了楚科奇犬,也就是哈士奇的祖先。
这些狗可不是摆设。楚科奇人用它们拉雪橇,运货、载人,样样在行。一群狗拉着雪橇,跑起来风风火火,效率高得像极了古代的“快递小哥”。到了20世纪初,俄罗斯商人把这种狗带到阿拉斯加,帮着运矿物、探路。后来,1925年阿拉斯加诺姆小镇闹白喉疫情,哈士奇还跑了几百公里送血清,救了不少人。
说到这儿,很多人会想到阿拉斯加雪橇犬。名字听起来像亲兄弟,但哈士奇和它有点区别。哈士奇体型小一些,属于中型犬,性格更活泼,爱凑热闹。阿拉斯加雪橇犬更壮实,干活儿稳当,但没哈士奇那么“皮”。两种狗隔着白令海峡,基因上有点亲戚关系,但各有各的风格。
养过哈士奇的人都知道,这狗在家就是个“拆迁队长”。早上出门家还整整齐齐,晚上回来可能连墙皮都被它啃了。别怪它,这是天性使然。哈士奇天生好动,精力旺盛得像装了马达。美国有个动物保护组织说,哈士奇如果不每天跑个几公里,憋着那股劲儿就得拿你家沙发出气。
这事儿让人忍不住想,动物和人一样,环境变了,潜能也能被激发。哈士奇在家当“二哈”,到了雪地就是“雪原之王”。你说,这算不算一种“回家”的感觉?哈尔滨的冰雪,南方来的小土豆,还有撒欢的哈士奇,这画面是不是有点暖心?大家觉得,哈士奇的“雪地觉醒”还能带来啥新故事?欢迎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