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消费者知情权不应被侵犯

2025-09-11 14:31:06
18641
近日,知名企业家罗永浩发博吐槽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西贝。罗永浩表示,“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近日,知名企业家罗永浩发文吐槽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西贝。罗永浩表示,“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对此,西贝客服人员表示,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另外,店内的炒菜每天都是新鲜的蔬菜到店,现场炒制。

消费者应享有知情权

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根据六部门联合印发的《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通知》,预制菜需经工业化预加工且需加热/熟制后食用,中央厨房配送的净菜、半成品不纳入预制菜范畴,但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然而,西贝“中央工厂+门店现制”的混合模式,恰好处于政策灰色地带——其宣称的“现场制作”是否包含中央厨房预处理的半成品?消费者能否通过标识明确区分“现做”与“复热”?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预制菜行业长期存在的“定义模糊”与“标识缺失”。

此外,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曾公开表示,“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只要越高级预制程度越高,预制菜是未来餐饮的大趋势。”

针对预制菜,去年11月,罗永浩就在微博发文称:“不反对预制菜,但餐厅卖预制菜并且不注明的,本质就是欺骗。即使真的做到了宣传的‘安全美味’,它也是欺骗。”

严格来说,餐厅使用预制菜并不违规,只要菜品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不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经济观察网认为,罗永浩此次发声,或许是消费者对“信息透明”的迫切诉求。当餐饮企业用“中央厨房”模糊预制边界,用“现做”话术掩盖工业化流程,消费者不仅为“伪现做”支付溢价,更在知情权缺失中沦为“餐桌实验”的小白鼠。

在中消协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就点名了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等问题。江苏省消保委表示,预制菜假冒现做菜涉嫌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呼吁商家主动清晰公示。

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这意味着,今后餐厅在使用预制菜时,尤其在外卖中,应该做到公开透明,明确告知消费者哪些是预制菜,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作出选择。

多线出击,不断试错

资料显示,西贝餐饮集团创立于1988年,法定代表人为贾国龙,旗下主品牌为西贝莜面村,主营中式休闲正餐。

近十年来,从西贝主品牌衍生出的子品牌不胜枚举,比如2016年推出的西贝燕麦面、2017年推出的麦香村、2018年的超级肉夹馍、2019-2021年的酸奶屋、弓长张、贾国龙功夫菜,可谓多线出击。

但是,上述这些子品牌都有个共性,存活期短,昙花一现。比如西贝燕麦面,当年推出当年叫停,弓长张2020年推出,未能挺到开业的那天就“胎死腹中”。

拿最近一次尝试来说,贾国龙在2022年11月推出第一家酒酿空气馍店,后更名为“贾国龙中国堡”,不到一年时间全北京门店数就来到53家,扩张速度甚至超过主品牌西贝莜面村。按当时的规划,贾国龙中国堡的全国门店数要迅速突破300-500家。

本以为“高光”下的贾国龙中国堡可以就此改写历史,但在2024年初,贾国龙中国堡北京地区门店突然全部关停,部分门店随即更名为“贾国龙小锅牛肉”,堪称无缝衔接。

2024年6月,有消费者发现,部分贾国龙小锅牛肉门店再次更名为“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某店工作人员透露,最早是贾国龙中国堡,后来是小锅牛肉,现在变成小牛焖饭与拌面,但老板一直没变。

行业内外不禁对西贝的决策感到不可思议:钟情快餐且舍得交学费,难道真的只是“为爱发电”吗?有消费者甚至吐槽,“昨天还卖汉堡,今天就炖牛肉,开店闭店像闹着玩。”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用贾国龙自己的话说,“新品牌的定位只有理解和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才可能活下来。”

儿童餐成为重要支柱

说到西贝品牌在消费者对心理的认知,简单通俗地概括还是“高端西北菜”,羊肉、面食很有特色。直到2017年,西贝喊出了“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口号,开始发展“家庭友好餐厅”战略,品位定位有所调整。之后西贝推出了专门的儿童餐,并多次迭代儿童餐菜品。

发力“专业儿童餐”让西贝获得了显著增长。2023年的新年致辞中,贾国龙表示儿童餐营收从2019年到2022年增长了415%。2022年6月儿童餐产品上新后,位居门店在售产品销售排行第二名。在外卖业务中,儿童餐产品一度在去年8月登上了榜首位置。2023年上半年,西贝专业儿童餐累计销售超过880万份,同比2022上半年增长155%。

2024年12月,贾国龙在公开活动上介绍,今年(2024年)西贝提出“把更好的给孩子”的品牌主张,将西贝XIBEI定位为“家庭欢乐餐厅”。这也可以显示“儿童餐”在西贝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加码布局背后是儿童餐的蓝海市场与巨大潜力。据新华网报道,2024年度,西贝共卖出超2000万份儿童餐,儿童客群近650万人次。贾国龙曾透露,儿童餐已成为营收重要支柱。

西贝副总裁宋宣在2024年11月的公开演讲中提到,“今年,西贝专业儿童餐的外卖销售额达到了两亿元左右”。从这一数据来看,儿童餐无疑已经成为西贝重要的“增长点”。

为强化“儿童餐”的标签,今年5月西贝还对外官宣了专业儿童餐的多个升级方向,其中包括首次公开食材卡,并承诺“5个不添加”:不添加鸡精、香精、味精,不添加人工色素、防腐剂。西贝专业儿童餐研发总监张瑞青曾在媒体采访时强调:“我们希望通过公开食材信息,让家长更放心,让孩子吃得更健康。”

2023年,西贝营收超6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到了2024年,贾国龙承认,西贝莜面村销售额全国平均下滑约10%。贾国龙曾表示,西贝计划通过2023年、2024年、2025年的持续发展,到2026年完成IPO上市。

(部分内容参考自经济观察网、极目新闻、青橙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陆飞_XN05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