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大科技板块成为近年来闪耀资本市场最活跃的板块之一,港股科技股尤其成为其中最亮眼的存在。作为关键的枢纽,港股市场是连接内地与全球资本的战略门户,汇聚了一批代表中国科技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这些公司不仅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是中国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缩影。
对于长期看好中国资产的投资者而言,港股科技板块具备十足的战略配置价值。恒生科技指数和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作为港股科技板块的重要表征,能捕捉我国科技产业多领域、全环节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以考虑关注香港科技ETF(159747)和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基金(A/C:020988/020989)。
港版纳指 掘金香江
中证香港科技指数唯一实现“Terrific 10”全覆盖
中证香港科技指数发布时间为2013年5月,迄今已有12年历史。中证香港科技指数的特点在于,它是港股市场上唯一一只实现中国科技十杰“Terrific 10”全覆盖的指数,而且权重占比70.79%,可以说是深度绑定中国科技领域龙头。(Terrific 10包括了腾讯、美团、阿里巴巴、京东、比亚迪股份、吉利汽车、网易、小米集团、中芯国际、百度集团)
在与恒生科技指数的对比中,中证香港科技在汽车与零配件行业的权重更高,指数包含比亚迪、小鹏、理想、吉利、蔚来等汽车品牌,并赋予较高权重。中证香港科技指数样本达到了50只,其聚焦市值大、研发投入高、业绩增长快的“硬核科技”企业,剔除金融和消费权重股,科技纯度更高,方向更专注。
进一步下沉分析,从该指数更聚焦的“硬核科技”看,“Terrific 10”中的小米、阿里巴巴、腾讯分别位列前三大权重股,合计权重超过33%。此外,百度、中芯国际、比亚迪等同样位列前十大成分股,显示出指数在AI、半导体、新能源等方向的重点布局,科技纯度更高,成长属性更强。
整体来看,中证香港科技指数更倾向于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硬科技赛道。从二级市场来看,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香港科技ETF(159747)近1月日均成交2.56亿元。规模方面,香港科技ETF最新规模达4.47亿元,创近1年新高。
从估值层面来看,香港科技ETF(159747)跟踪的中证香港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1.9倍,处于近1年8.79%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91.21%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同时,中证香港科技指数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6.84%,高于主流宽基指数和同为科技指数的恒生科技指数,且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此外,中证香港科技指数是良好的指数投资标的,2017年以来涨幅高达178.56%,大幅跑赢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兼具消费与科技属性
恒生科技指数攻守兼备
对比来看,恒生科技指数是港股市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指数,发布于2020年7月,一经发布便吸引资本市场关注。长期以来,成立了大量以恒生科技指数为标的指数的基金产品,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4月22日,挂钩的基金规模合计1678.98亿元。
恒生科技指数会追踪经筛选后最大30间于香港上市的科技企业。恒生科技指数的选股范畴,主要涵盖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网络、金融科技、云端、电子商贸及数码业务。指数选股准则会考虑符合资格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台进行营运、研究发展开支占收入 之比例及收入增长。经上述筛选后,市值最大的30只股票将被纳入成为指数成份股。
进一步从指数成份股来看,恒生科技在半导体行业的权重更高,主要是中芯国际在恒生科技指数中的权重(8.16%)显著高于其在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中的权重(3.59%)。而且,恒生科技指数中的权重股多数兼具消费属性(如稳定现金流)与科技属性(如AI、云计算),在“支持平台经济”的政策背景下,这类公司有望凭借技术积累和庞大用户基础带来稳健回报。
具体来说,恒生科技指数内三大细分行业包括:资讯科技(小米集团、腾讯控股、中芯国际、网易),医疗保健(京东健康、阿里健康),非必需性消费(京东集团、阿里巴巴、美团、快手、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由此,从个股分布来看,恒生科技指数在保持对腾讯、阿里、小米等平台型科技龙头覆盖的同时,权重分布更加均衡,单一成分权重普遍低于中证香港科技,整体更偏重于“平台+消费科技”的稳健配置。投资者可借道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基金(A/C:020988/020989)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