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血管很脆弱?3个坏习惯要命,做好1招保平安

2025-08-04 17:00:04
18507

高温天,血管最怕啥?一个40多岁的哥们儿,顶着38度的大太阳跑步,回来猛灌一口冰水,下一秒头晕得站都站不住。这不是故事,是真事儿。夏天来了,高血压患者最容易在这个时候栽跟头,不是因为热,而是因为一堆生活习惯没跟上,血管悄悄扛不住了。

医院的数据摆在那儿:一到高温季,脑中风的病人就多得挤满急诊。2023年夏天,北京某三甲医院急诊科统计,7月和8月中风病例比春季多了三成。为什么?热天让人出汗多,水分流失快,血液变“黏稠”,血管压力大。高血压患者本来血管就脆弱,这时候稍不注意,血压一波动,可能就是大事。

热天喝水得讲究,不是抓起杯子就猛灌。有人觉得冰水解渴,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喝一口冰的,图个凉快。可这对血管是场灾难。冰水进肚子,刺激得血管猛缩,心跳忽快忽慢,脑子供血跟不上,头晕眼黑就来了。医生建议,常温水最好,分几次慢慢喝。比如,每天喝8杯水,每杯200毫升,平均分在上午和下午,血管才稳得住。

还有空调这事儿,很多人一身汗冲进空调房,凉得舒服,却不知道这是在“玩火”。室外38度,空调房20度,温差一拉开,血管就像橡皮筋,猛地收紧。心脏和脑子得扛住突然增加的压力,高血压患者哪受得了这个?医生见过太多案例,有人从外面回来吹空调,没几分钟就晕倒了。最好的办法是,进屋先缓几分钟,等汗干了再开空调,温度调到26度左右,别太贪凉。

运动也得挑时候。夏天中午,太阳底下跑步、快走,简直是给血管加担子。紫外线强,身体出汗多,水分和盐分哗哗流失,心脑血管压力大增。有一位50岁的大叔,坚持每天中午遛弯,觉得自己身体好,结果中暑加脱水,血压飙到180,差点没抢救过来。医生说,运动选早上6点前,或者傍晚6点后,找个阴凉地儿,快走半小时,或者打打太极,强度别太大,血管才吃得消。

饮食上也有坑。夏天爱吃凉的,凉面、冰啤酒、冰西瓜,吃着爽,血管却在“喊疼”。冷的东西刺激胃,胃一抽,血管跟着缩,血压容易乱蹦。有一回,小李中午吃了两碗凉粉,下午就觉得头胀,量血压发现高了20个点。医生提醒,少吃冰的,多吃点温性的水果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补充水分又不刺激血管。

情绪这东西,更是个隐形炸弹。天热人本来就烦躁,工作一忙,家里再有点小矛盾,血压蹭蹭往上窜。研究说,情绪激动的时候,肾上腺素一飙升,心跳快得像打鼓,血管猛缩,脑子里的血流一下就不稳了。有个阿姨,平时血压控制得挺好,结果有天跟邻居吵架,气得直发抖,当晚就中风送医院了。控制情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真得学着深呼吸,或者找个朋友聊聊天,别让火气憋着。

药物不能忘,但光靠吃药可不行。高血压患者得把生活管起来。夏天得有“预判”,别等头晕了才想起来喝水,别等心慌了才量血压。每天定时测血压,早晚各一次,记录下来,看看有没有大起大落。医生说,正常高压在120-140之间,低压80-90,如果连着几天高过150,或者低到90以下,就得赶紧去医院调整。

还有个容易忽略的点,睡眠。夏天晚上热,很多人睡不好,翻来覆去到半夜,第二天血压高得吓人。睡眠不好,交感神经老是“兴奋”,血管一直紧绷,时间长了,风险就大了。建议晚上10点前上床,房间保持通风,空调别开太低,26度就行。睡前喝杯温水,放松心情,血压能稳不少。

这事儿没啥复杂的,管住嘴,迈开腿,稳住心,血管就能少受罪。夏天来了,别光想着凉快,多想想血管咋舒坦。生活里这些小习惯,改一改,可能就少一次急诊室的跑。你说,是不是得给自己多留点心?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