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宝妈6点起床做早餐,女儿嫌弃不吃,校门口2元小吃却抢手

2025-06-25 18:30:18
18237

90后宝妈李晓微每天早上6点起床,忙着给8岁女儿做早餐。饺子、玉米、米果,样样精心准备,可女儿吃了一口就撇嘴:“妈,这还不如校门口2块钱的小吃好吃!”李晓微心里那个憋屈啊,辛辛苦苦忙一早上,结果感动了自己,女儿却一点不领情。

李晓微家住南方小城,女儿刚上小学二年级。为了让孩子吃好早餐,她硬是把起床时间从7点半改到6点。每天洗漱完就钻进厨房,忙得像打仗一样。饺子是她前几天包好冻在冰箱的,早上拿出来煮一煮,热腾腾端上桌。玉米是现剥的,米果是自己熬的。她看着这桌早餐,连自己都觉得挺满足。可女儿呢?小脸一皱,直接说:“妈,这有啥好吃的?我还是想吃校门口的煎饼。”

这事儿让李晓微有点泄气。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哪有这么讲究的早餐。30年前,家里条件一般,早上能吃上妈妈炒的青菜配白米饭就不错了。饺子?那是过年才有的稀罕物。玉米和红薯更是常客,哪像现在,女儿连红薯都不碰,嫌“没味道”。李晓微无奈地笑笑:“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得不知道幸福。”

为了让女儿吃得开心,李晓微决定换个花样。她听说女儿喜欢校门口的肉包子,就买了面粉回家自己做。包子这活儿可不简单,凌晨5点她就爬起来,和面、剁馅、包好上锅蒸,整整忙了两个多小时。包子刚出锅,香气扑鼻,女儿一开始还挺兴奋,咬了一口却又嫌弃:“妈,你这包子一点都不香,校门口的才好吃!”说完放下筷子,背着书包就走了。李晓微看着满桌包子,叹了口气,只能带女儿去校门口买了5块钱的煎饼,她才高高兴兴进了学校。

李晓微不死心,又试着做本地特色小吃米粿条。这可是她小时候的最爱,只有过节才吃得上。糯米粉和粳米粉和好,搓成长条,蒸20分钟,切成条状,淋上酱汁。她满心期待端给女儿,结果呢?女儿尝了一口,摇头:“妈,这也没外面卖的好吃。”李晓微彻底没辙了,心想:这孩子咋就觉得外面的啥都香呢?

她又尝试做猪肉汤粉,这是当地人最常见的早餐。干粉条煮15分钟,泡发10分钟,加入猪肉、青菜、辣椒,调好味道,端上来热乎乎一碗。结果女儿还是那句话:“妈,我吃腻了,还是校门口的麻辣烫好吃。”李晓微这下真没招了,只能每天早上带女儿去校门口买早餐。煎饼、麻辣烫、豆浆油条,女儿挑啥吃啥,总算吃得开心。

这事儿李晓微发到朋友圈,立马炸了锅。不少朋友留言:“太真实了!我家孩子也这样,费劲做的饭菜一口不吃,非要吃外面的。”还有人调侃:“校门口的小摊才是孩子心中的米其林!”李晓微看着这些评论,又好笑又无奈。她开始琢磨:为啥自家做的饭菜,孩子就是不爱吃?

其实,这不只是李晓微一个人的经历。专家说,孩子爱吃外面的食物,有心理原因。小孩对家里饭菜太熟悉,吃久了就觉得没新鲜感。外面小吃摊味道重,颜色鲜艳,加上摊贩吆喝,气氛热闹,孩子自然觉得有趣。8岁又是孩子开始有点自己想法的年纪,他们想通过挑食来表达“我长大了”。李晓微听了这话,觉得有点安慰,但还是忍不住吐槽:“道理我都懂,可我这当妈的心酸谁懂啊?”

李晓微也试着跟女儿聊。她问:“妈做的饭菜,真有那么不好吃?”女儿眨巴眼说:“也不是不好,就是……外面的感觉不一样嘛!”李晓微灵机一动,带女儿一起去厨房做饭。她让女儿帮忙包饺子、切菜,母女俩一边干活一边笑。结果那顿饭,女儿吃得特别香,还骄傲地说:“妈,我包的饺子最好吃!”李晓微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找对了路子。

她开始调整方式,不再一味追求花样,而是让女儿参与做饭。她还跟女儿约定:家里吃早餐三四天,次买一次外面的。既省了钱,又让女儿觉得“外面的早餐”是奖励,吃饭积极性高了不少。李晓微笑着说:“当妈的,谁不想让孩子吃好?不过我算是明白了,饭菜好不好吃,态度比手艺重要。”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纷纷感慨。有人说:“现在的孩子真幸福,换我小时候,能吃饱就不错了。”也有人建议:“带孩子多参与,兴许他们就爱上家里饭了。”还有人调侃校门口的小摊老板得有多开心,生意火得不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李晓微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映出不少家庭的影子。90后宝妈们一边忙工作,一边操心家务,还得跟孩子的“挑拣拣”斗智斗勇。她们的努力,哪个不是为了孩子?可孩子的世界,又简单又“挑剔”,让不少家长直呼“太难了”。不过,李晓微的经历也让人看到,只要用心,总能找到让孩子爱上吃饭的小办法。

这事儿你咋看?家里有娃的,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饭菜风波”?孩子的嘴挑,到底该咋整?来聊聊吧!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