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饭桌上,白酒一端出来,气氛立马就不一样了。朋友聚会、家庭团圆,总少不了那句“来,干一杯!”可要是你得了糖尿病,这杯酒端起来可得三思了。最近网上吵得火热: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喝白酒?喝了会咋样?有人拍胸脯说“我喝了十几年,没啥事”,可真没啥事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用最实在的话,把白酒和糖尿病的“恩怨”讲清楚。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这玩意儿进了肚子,肝脏得赶紧去处理它。肝脏忙着对付乙醇,血糖的代谢就被晾在一边了。就像一条路上,乙醇是大货车,血糖是小轿车,路窄,只能先让大货车过。这时候,血糖可能会暂时下降,有人就觉得“喝酒还能降血糖,挺好”。但这只是假象,问题还在后面呢。
空腹喝酒是最危险的。肝脏忙着处理乙醇,身体想自己造点糖都不行,血糖可能低到吓人。轻则头晕、冒汗,重则抽搐、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急诊室里,这样的病人可不少,喝着喝着就送进来了。别以为吃点饭垫肚子就没事,糖尿病人的代谢本来就有问题,喝酒就像在本来就不稳的桌子上再放块石头,迟早要塌。
长期喝酒,胰岛素抵抗会更严重,血脂也会跟着蹦高。尤其是甘油三酯,糖尿病患者喝酒后,这东西涨得比普通人快多了。血脂高,血管里就像漂着油,时间长了,油在血管壁上黏住,变成斑块。这些斑块就像路上的坑,平时没事,可一激动、一喝酒,斑块破了,血栓就来了。堵在心脏是心梗,堵在脑子是脑梗,糖尿病人的血管本来就脆,再加点酒精,简直是雪上加霜。
酒精还特别会“欺负”神经。糖尿病本身就容易让手脚发麻、刺痛,长期喝酒又会加重神经损伤。两者加起来,就像一个人本来就腿脚不稳,你还给他脚底下抹油,摔得可不轻。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说,40%的糖尿病患者有喝酒的习惯,其中15%还是“老酒鬼”。这些人里,有些已经有了并发症,自己还不知道。
有人会说:“那我少喝点,偶尔喝一口总行吧?”这话听起来有理,可现实里,谁能真管住自己?白酒度数高,喝着容易上头,气氛一热,几杯下肚,谁还记得血糖的事?更别提酒精还会跟降糖药“打架”。像格列本脲、格列齐特这些药,跟酒精一起可能引发危险反应,脸红、心慌、想吐,严重了甚至可能休克。很多人以为是喝多了,其实是药和酒闹的。
那糖尿病人咋办?医生建议是最好一滴不沾。不是吓唬人,是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真经不起酒精折腾。如果非要喝,得记住几件事:别空腹喝酒,喝之前吃点东西;总量得少,100毫升低度酒是极限白酒还得再减半;喝完两小时、四小时各测一次血糖,看看有没有大波动;吃降糖药的,喝酒前得问医生;自酿酒、药酒别碰,成分不清,风险更大;如果已经有肝病、眼底病变、肾病,那就更得离酒远远的。
酒桌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推杯换盏就像是感情的“通行证”。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每一口酒都是在拿健康冒险。白酒不是啥毒药,但对糖尿病患者,它就是个慢性“麻烦精”。它不会立马让你倒下,而是悄悄在你的血管、神经、肾脏里埋下隐患,等你发现时,可能已经晚了。
我认识个老李,五十多岁,年轻时酒量了得,天天二两白酒不带眨眼的。得了糖尿病后,他觉得自己“身体好”,还照喝不误。结果呢?去年查出糖尿病肾病,现在每周得去透析,生活全乱了套。他跟我说:“早知道就不喝了,一口酒换来这下场,太不值。”还有个老王,退休没两年,爱喝点小酒,结果一次聚会后脑出血,直接进了重症监护室。
这些事听着让人心酸,可现实里,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人觉得自己“没事”,可身体不是铁打的,糖尿病也不是闹着玩的。它就像一场长跑,酒精是路上的绊脚石,你可以选择跨过去,也可以选择绕开。喝了酒,血糖、血管、神经的账都会慢慢找上门。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那一点酒都不喝,生活还有啥乐趣?”这话不假,酒桌上的热闹确实让人开心。可健康没了,啥乐趣也享受不了。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有生活,是得换个方式活。比如,跟朋友聚会,喝点无糖饮料,聊聊天,乐趣不比喝酒少。身体是自己的,血糖也是自己的,喝不喝,决定权在你手里。
最后想说,糖尿病不是绝症,但它需要你认真对待。白酒这东西,对普通人可能是“调味品”,对糖尿病患者却是“定时炸弹”。你愿意为了一口酒,拿健康去赌吗?答案在你心里。身体给你的信号,别不当回事,毕竟,活着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