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4元糁汤火爆百年,六代传承不改老味,日卖300碗够正宗?

2025-07-28 18:09:56
18312

一碗糁汤,4块钱,半天卖出300碗!江苏宿迁皂河古镇上,这家老字号小吃店火得不行,牛骨汤熬得奶白,香气扑鼻,喝一口暖胃又暖心。六代人传承上百年,硬是把这碗汤做成了非遗名片,连电视台都争着来报道。

这家店的老板是位63岁的大爷,满头白发,精神却好得不得了。每天早上5点,他准时起床熬汤,动作麻利得像年轻人。大爷笑呵呵地说,糁汤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百年老味道,一点没变过。

说起这碗糁汤的来头,大爷讲得眉飞色舞。说是从乾隆年间传下来的,跟徐州那边的糁汤有点像,但到底是不是皇帝吃过的,他也摸不准。不过,这不妨碍汤的味道好。喝过的人都说,汤里那股牛骨香,混着小麦仁的细腻口感,实在是绝了。

这家店的糁汤生意,解放前就是从路边小摊开始的。大爷的爷爷奶奶那会儿,推个小车,支个锅,热气腾腾的糁汤就引来一堆人。解放后,摊子停了一阵,直到1956年,大爷的父亲凭着一手好手艺,被国营饭店请去掌勺,糁汤的名声又响起来了。

大爷接手这门手艺,已经干了38年。1993年,他开了这家店,把祖传的糁汤发扬光大。如今,女儿也加入进来,还开了分店。大爷说,糁汤这门手艺得传下去,不能断了根。女儿学得认真,每天跟着大爷熬汤、磨麦仁,一点不含糊。

做糁汤可不简单。牛骨汤得小火慢熬一整夜,熬到汤色奶白,香味才够浓。麦仁也是自家磨的,细腻又筋道,绝不偷工减料。大爷说,食材得真,味道才正,不然对不起这百年招牌。

一碗糁汤4块钱,价格亲民,味道却不打折。汤里没啥重口味的胡椒,喝起来清爽,暖胃又养身。早上喝一碗,整个人都精神了。难怪每天从早到晚,店里都坐满了人,300碗半天就卖光。

除了糁汤,店里的牛肉锅贴也是一绝。一个1块钱,皮薄馅多,咬一口外焦里嫩,牛肉的香味混着姜葱,汁水满满,嚼着特别过瘾。当地人吃得最多的是把锅贴蘸点秘制辣椒酱,辣中带香,味道层次分明。

还有干切牛肉,85块一斤,贵是贵了点,但牛肉选得讲究,肥瘦刚好。老板现场切成薄片,单吃就很香。很多人喜欢把牛肉泡在糁汤里,汤的鲜味和肉的香味混在一起,简直好吃到飞起。

店里还贴心地送点小菜,免费的辣椒酱更是点睛之笔。早上6点开门,客人就络绎不绝,到了中午一点半,店里还是满座。不少外地人慕名前来,喝完汤直呼过瘾,感叹这才是真地道的老手艺。

这碗糁汤不只是吃的,更是种情怀。六代人守着这门手艺,熬的不只是汤,还有对老味道的坚持。大爷说,现在外面有些店也打着糁汤的名号,但味道总差点火候,少了那份真材实料的心。

古镇上的这家店,成了宿迁的一张美食名片。每次美食大赛,他们家的糁汤都能拿奖,名声越传越远。游客来了,点一碗汤,配俩锅贴,再来点牛肉,边吃边聊,感觉就像在自己家厨房。

糁汤这门手艺,看着简单,其实费工夫。熬汤、磨麦仁、调配料,每一步都得用心。大爷和女儿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他们乐在其中,觉得能让更多人喝到这碗汤,值了。

现在,糁汤被列为非遗,可不是光靠味道好。背后是几代人的心血,是对传统的不离不弃。有人担心,这么费工夫的手艺,会不会哪天就失传了?大爷却笑着说,只要有人爱喝,他们家就会一直做下去。

这家店的火爆,也让古镇更热闹了。游客吃完汤,顺便逛逛老街,买点土特产,感受古镇的慢生活。糁汤不只是填饱肚子,还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你说,这碗4块钱的糁汤,值不值?喝过的人都说,值!不光是味道好,更是吃出了老手艺的温度。你要是来宿迁,不来尝一碗,怕是要后悔。以后这门手艺还能传多久?会不会有更多人爱上这碗汤?大家觉得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