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自己动手晒陈皮,我差点把橘子皮晒成“黑炭”!那天我突发奇想,觉得市面上的陈皮贵得离谱,质量还不好说,干脆自己做一波试试看。买了一大袋橘子,剥开后满屋子都是清香,我还觉得自己像个大厨,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
剥橘子皮的过程可不简单。剥的时候得小心,不能把白色的那层弄破,不然影响口感。剥完一堆,洗干净、擦干水分,我把橘皮整整齐齐铺在阳台上,晒得像一片橙色地毯,心想这不就妥了?
头两天我还挺上心,每天跑去翻一翻橘皮,怕它们晒得不均匀。结果没过几天,坏事了!橘皮开始发黑,有的还长了小霉点,看着跟“黑炭”似的。我傻眼了,这哪是陈皮,分明是废品啊!
心有不甘,我赶紧上网查原因。原来晒陈皮不是随便晾晾就行,得讲究方法。温度太高、湿度太大,或者没处理干净,都可能让橘皮发霉。网上说,正宗陈皮需要选对橘子,还要经过腌制、自然发酵,少说也得一两年才能成。
我可没那么大耐心等两年,但也不想放弃。于是我重新买了橘子,这次学乖了,按照教程一步步来。先用盐把橘皮腌一腌,去除多余水分,再放到通风的地方慢慢晒。每天盯着天气预报,生怕下雨影响进度,感觉自己像在伺候“宝贝”。
折腾了半个月,橘皮终于有点样子了。颜色从绿油油变成金黄色,闻着还有股淡淡的清香。我忍不住掰了一小块尝,味道有点苦,又有点甜,还带着点咸味,感觉挺奇妙。虽然离正宗陈皮还差得远,但总算没白忙活。
这次晒陈皮让我明白了,做东西得有讲究,不能光凭一腔热情。陈皮这玩意儿看着简单,实则门道多。选橘子得挑皮薄的,晒的时候得控制温度和湿度,还要耐心等它慢慢发酵。网上说,广东新会产的陈皮最好,因为那儿的橘子品种和气候都适合。
说起陈皮,它在咱们生活中还挺常见。炖汤、煮粥、泡茶,都能放一点,味道更香,还能调理身体。比如炖猪脚汤,加点陈皮,汤头鲜得不得了。数据上说,陈皮含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有助于消化,难怪老一辈总爱用它。
晒陈皮这事,你有没有试过?是跟风玩玩,还是真想做出好东西?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