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脑子就废了?60岁后这3件事,决定你老年痴呆风险

2025-07-25 16:33:10
18474

老王今年65岁,最近老是睡不好,半夜醒来好几次,早上起来头昏脑胀,记性也越来越差。他急得跑到医院问医生:“我这睡不好,是不是跟老年痴呆有啥关系?”医生点点头,说:“睡眠和大脑健康关系可大了,尤其是60岁以后,睡不好真可能让脑子退得更快。”这事儿听起来吓人,但其实,只要平时多注意,睡眠问题能改善,脑子也能更健康。下面就来聊聊,60岁以上的老人,晚上睡觉得注意啥,才能让大脑保持清醒。

睡眠跟老年痴呆真有关系。研究发现,60岁以后,人的大脑会慢慢变“老”,神经细胞减少,脑子处理信息的速度变慢。如果晚上睡不好,大脑得不到休息,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就容易下降。长期睡眠不好,可能让老年痴呆的风险变高。医生说,睡眠是大脑的“充电时间”,睡得不好,脑子就像手机没电,反应慢、容易卡。

规律的作息是关键。老人家身体不像年轻人,生物钟容易乱。很多人晚上早早就困了,睡得早,早上四五点就醒了。时间长了,这种不规律的作息会让大脑“累”得更快。科学家发现,每天固定时间睡觉、起床,能让身体分泌一种叫褪黑素的东西,帮助睡得更香。睡得香了,大脑才能好好修补自己,记性也能好点。

怎么才能睡得规律?简单,晚上10点到11点上床,早上6点到7点起床,尽量别变。比如老王,以前爱熬夜看电视,现在改成每晚10点半睡觉,早上6点起床晨练,没几天就觉得精神好多了。关键是坚持,别今天早睡,明天熬夜,生物钟乱了,大脑也跟着遭殃。

晚上吃喝得小心。很多老人爱晚上喝茶、喝咖啡,觉得提神。其实这东西有咖啡因,会让脑子兴奋,睡不着觉。尤其是老人,身体代谢慢,咖啡因在体内待的时间长,晚上喝了,可能半夜还睁着眼。还有,晚上喝太多水,半夜老跑厕所,睡一会儿醒一会儿,大脑哪能休息好?医生建议,下午4点以后别碰咖啡和茶,睡前2小时少喝水,晚上就能睡得踏实。

睡眠环境也很重要。老人对周围环境敏感,屋里太热、太吵,睡得都不香。夏天屋里闷热,老人容易翻来覆去睡不着。医生说,卧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0到22度,凉快又舒服。如果太热,开个空调或风扇,空气流通就行。还有,吵闹的环境是大敌,外面车来车往,或者楼上小孩跑来跑去,老人容易被吵醒。选个安静的房间,关好窗户,能睡得更好。

床铺也得讲究。老王的床垫用了十几年,硬得像木板,睡得腰酸背痛。后来换了个软硬适中的床垫,睡起来舒服多了,整晚都不怎么醒。医生说,好的床垫能让身体放松,睡得深,脑子也能休息好。如果床太硬或太软,老人睡得不舒服,第二天头晕脑雾,记性更差。

除了这些,晚上别让脑子太兴奋。很多老人睡前爱刷手机、看电视,屏幕的蓝光会让大脑以为还是白天,睡意就没了。医生建议,睡前1小时别碰电子产品,干点轻松的事,比如听听广播、看看书,或者跟老伴聊聊天。放松下来,睡得才香,脑子也能好好休息。

还有件事得注意,老人睡不好,有时候不只是习惯问题,也可能是身体有毛病。比如老王,后来查出有轻微的睡眠呼吸暂停,晚上老憋气,睡不踏实。医生让他用了点辅助设备,睡眠质量一下好多了。所以,如果老睡不好,赶紧去医院查查,别拖着。

睡眠对老人来说,太重要了。数据说,60岁以上的人,如果长期睡不好,老年痴呆的风险可能高出30%。睡得好,大脑能清理“垃圾”,巩固记忆,保持清醒。反过来,睡不好,脑子里的“垃圾”越积越多,记性、反应力都会变差。所以,老人家得把睡眠当大事,作息规律、吃喝注意、环境弄好,脑子才能更健康。

这些小习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能救脑子。老王现在每天按时睡觉,晚上不喝茶,房间也弄得安静舒服,记忆力比以前好多了,精神头也足了。医生说,只要坚持这些好习惯,老年痴呆的影子没那么容易找上门。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