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贵州贵阳街头,一家破酥包小店每天早上五点不到就排起了长队,队伍能绕街角转一圈!这家店不是卖什么稀奇玩意,就是普普通通的包子,可为啥这么多人抢着买?原来,这家店的破酥包不一般,皮薄馅足,咬一口满嘴香,难怪成了当地人嘴里的“非遗宝贝”。
这家店的老板姓李,带着全家七口人一起干,哥哥、弟弟、叔叔、伯伯、侄子全上阵,忙得热火朝天。每天凌晨三点,他们就得起来和面、调馅、擀皮,忙到中午都停不下来。店里品种多得让人挑花眼,三鲜包、豆沙包、花卷、馒头,样样都有,个个都香。来买包子的人,有拎着袋子买几十个的,还有专门开车从城外赶来的。
破酥包的秘密在哪?先说面皮,老板不用普通的苏打粉发面,而是用老窖酵母慢慢发酵。面团醒好后,他还得一层层擀薄,抹上猪油,再卷起来扯成小块。这么一折腾,面皮吃起来又软又酥,轻轻一扯就像撕纸,带着股浓浓的猪油香。咬一口,面粉的香味混着油香,嚼着不黏牙,还有点韧劲,怪不得吃过的人都说停不下来。
再说馅料,店里的三鲜包最受欢迎。里面塞满了猪肉、豆沙、白糖和葱花,咸甜交错,吃一口满嘴都是料,馅多到包子皮都快包不住了。豆沙包也很有门道,别人家用红豆,他们家偏用榄豆,磨出来的豆沙细腻得像丝绸,甜而不腻,老人小孩都爱吃。花卷和馒头也不简单,层层叠叠,蒸出来松软得像云朵,买回去热一热,照样好吃。
这家店还有个特点,价格亲民得让人想夸。包子一个两块钱,馒头一块钱,个头还特别大,实惠得不行。来买的人里有附近上班的年轻人,也有遛弯的大爷大妈,大家吃着包子,聊着家常,店里总是热热闹闹的。老板说,做包子就得凭良心,材料一点不能马虎,价格也要让大家吃得起。
破酥包在云贵地区可不是个普通小吃,它可是正儿八经的非遗美食,背后还有故事。听说这玩意儿一百多年前就有了,云南人想吃点不一样的包子,就琢磨出了这种做法,后来传到贵州,成了家家户户的早点心头好。贵阳人吃破酥包,就像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喝早茶,透着股浓浓的生活味儿。
李老板的店开在贵阳一条老街上,店面不大,招牌上就写着“老李破酥包”。每天天不亮,店里就亮起灯,蒸笼一掀开,热气腾腾,香味飘满整条街。附近居民说,早上闻着这味儿就觉得一天都有劲儿了。有的老顾客吃了几十年,从小吃到当了爷爷,还带着孙子来买,边吃边讲当年的故事。
做破酥包的手艺活儿可不简单。擀皮得匀称,抹油得适量,包馅得紧实,蒸的时候火候还得拿捏得准。老板说,他从二十多岁跟父亲学这门手艺,练了十几年才敢自己开店。家里人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哥哥管发面,弟弟调馅,叔叔负责蒸包,个个都是好手。
说到这,破酥包火爆的秘密其实也不复杂。好吃、实惠、用心,再加上点传统手艺的加持,哪能不招人喜欢?它就像咱们生活里那些不起眼的小幸福,吃一口就觉得日子美滋滋的。你说,这么个小包子,能让人吃出满满的满足感,是不是挺神奇?要是你路过贵阳,会不会也想去尝尝这口非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