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熏鸡香飘街头,秘方传承五代,你尝过这味道吗?

2025-07-30 15:30:12
18422

衡水街头,一只金黄的熏鸡摆在摊子上,香气飘出老远,勾得路人直咽口水。这就是中角熏鸡,百年老字号,味道从清朝末年传到今天,咬一口,肉嫩汁多,香得让人停不下来。谁能想到,这小小一只鸡,背后藏着五代人的心血和无数食客的念想?

中角熏鸡的来头不小,起源于武邑县,从路边小摊干到百年老店。清朝时候,摊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着卖鸡,香味一飘,街坊邻居就围上来了。如今,这手艺传了五代,2018年还被列为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想知道为啥这么香?全靠十六种中草药秘方,卤得入味再熏上一道,鸡肉嫩得像豆腐,瘦而不柴,吃完满嘴留香。

做这鸡可不简单,得经过屠宰、清洗、盘鸡、蒸煮、熏制五大步骤。光听名字就知道,每一步都得下真功夫。比如盘鸡,得把鸡摆出好看的形状,熏制时火候还得拿捏得准,不然味道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传承人没闲着,边守着老手艺,边琢磨新办法。他们换了节能环保锅,效率高了,鸡的口感也更好了。吃过的人都说,这鸡不仅香,还带着点时间的味道。

再说说衡水的另一块招牌——老景官烧鸡,历史比中角熏鸡还长,足足两百多年。清道光年间,这烧鸡只是庙会上的小摊货,价格便宜,味道却好得让人忘不了。慢慢地,名气大了,摊子变成了店,烧鸡也成了衡水的美食名片。两百年风风雨雨,战乱动荡差点让这手艺断了线,幸好八代传承人咬牙坚持,才把这味道留了下来。

老景官烧鸡的做法讲究得像做工艺品。选新鲜鸡肉,用十三种佐料按祖传秘方调好,然后熬汤、盘鸡、抹蜜、油炸、卤煮、煨焖、腌制、出锅,八道工序缺一不可。成品鸡肉酥软,香味直钻鼻子里,吃一口,汤汁在嘴里化开,甭提多满足了。当地人爱得不行,出门在外都得带上几只,送人也好,自己吃也好,倍儿有面子。

霸州胜芳的酥皮吕糕点,虽然才三十多年历史,可在当地人心里的分量一点不轻。1990年创立,传了三代,做的还是老京式糕点,甜得恰到好处,酥得掉渣。老人家吃着想起小时候,年轻人吃着觉得新鲜,这味道愣是把几代人拴在了一起。酥皮吕还被评上了燕赵老字号,名声响当当。

做酥皮吕糕点,全程靠手工,原料简单,面粉、糖、油、蛋、奶,再加点馅料就够了。开酥、包馅、捏制、烘烤,十多道工序,每一步都得细心。百果酥咬一口甜得舒坦,老婆饼软糯香甜,牛舌饼咸香脆爽,绿豆冰糕清凉解暑,百合酥甜得像初恋。每款糕点都像个小故事,吃着吃着就勾起了回忆。

这些老字号的味道,咋就这么让人忘不了?中角熏鸡、老景官烧鸡、酥皮吕糕点,背后是手艺人一代代的坚持。他们守着老方子,又不怕改,火候、配料、设备,能变的地方都变了,就是为了让味道更好。吃着这些东西,感觉不只是填饱肚子,还有种家的温暖。

老字号不只是吃的,更是文化。衡水人提起中角熏鸡和老景官烧鸡,眼睛里都有光,那是家乡的骄傲。胜芳人聊起酥皮吕糕点,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聊小时候排队买糕点的场景,聊过年时桌上摆满点心的热闹。这些味道,早就融进了大家的血脉里,成了记忆的一部分。

数据也能说明这些老字号的厉害。中角熏鸡的店面从清末的小摊发展到今天,全国各地都有分店,年销量几十万只。老景官烧鸡更夸张,衡水本地一年能卖出上百万只,游客来了不带几只都不好意思走。酥皮吕糕点虽然年轻,但胜芳本地人几乎家家都买,节假日订单能翻好几倍。这些数字,说明了啥?说明好味道经得住时间考验。

这些老字号还带动了当地经济。中角熏鸡的作坊雇了上百人,用的鸡都是本地养殖的,带动了不少农户。老景官烧鸡的店开到外地,游客吃完还得打包带走,硬是把衡水的名声传得更远。酥皮吕糕点也一样,小店虽小,却让胜芳的旅游多了份吸引力。谁说小吃不顶用?它们可是实打实的经济支柱。

老字号的传承也不容易。手艺人得耐得住寂寞,还得顶住市场压力。现在年轻人爱吃快餐、洋餐,老手艺有时候显得有点“老土”。可这些传承人没放弃,他们一边守着老方子,一边想办法让年轻人也爱上这味道。比如中角熏鸡搞起了线上销售,酥皮吕推出了小份包装,老景官烧鸡还开了抖音号,教大家怎么吃出新花样。

你有没有吃过这些老字号?哪款味道让你忘不了?或者,你家附近也有啥老字号,藏着啥故事?这些味道,值得咱们好好珍惜,也值得咱们多去尝尝。毕竟,舌尖上的记忆,是咱们共同的财富。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