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夏天一到,拉肚子的人就多了起来。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夏季腹泻的就诊率比其他季节高出30%。这可不是小事,肠胃一闹腾,吃饭睡觉都不香,严重了还得跑医院。
为什么夏天容易拉肚子?主要原因是高温天气让细菌、病毒活跃起来。食物放一会儿就容易坏,尤其是海鲜、凉拌菜,没煮熟或者隔夜了,吃下去准出问题。喝太多冰镇饮料、吃冰西瓜,也可能让肠胃受不了,闹起脾气来。还有,空调吹得太猛,肚子一凉,肠道就容易乱动,腹泻跟着来。
感染性的腹泻最常见,罪魁祸首是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细菌性腹泻,比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肚子疼得厉害,大便可能还带点血丝或者黏液,有时还会发烧。病毒性腹泻,比如诺如病毒,来得快,拉出来的是水样便,还容易呕吐,家里人或者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容易互相传染。非感染性的腹泻,比如受凉、吃坏肚子或者压力大,症状轻一些,拉完肚子疼可能就好了。
北京友谊医院的胡岚医生说,感染性腹泻得先解决感染问题,比如吃抗生素。非感染性的,可能得调理肠道,或者治好其他基础病,比如糖尿病,才能止住拉肚子。这说明,搞清楚原因很重要,不能瞎吃药。
夏天高温,食物保存是个大问题。没煮熟的海鲜、隔夜的凉拌菜,都是细菌的温床。很多人喜欢吃路边摊,图个方便,但摊上的菜放了几个小时,细菌早就开始“开派对”了。还有人贪凉,冰啤酒、冰西瓜吃个不停,肠胃可受不了这刺激,立马“抗议”。
空调也得悠着点用。晚上睡觉开着空调,肚子没盖好,早上起来可能就得跑厕所。高温天还容易让人睡不好、吃不下,抵抗力一弱,细菌病毒就更容易钻空子。所以,夏天保护肠胃,得从生活习惯抓起。
想少拉肚子,记住“三要三不要”。食物得煮熟,生熟分开,餐具得高温消毒。别喝生水,别吃没洗干净的果蔬,也别吃隔夜的凉菜。这些都是基本常识,但很多人不当回事,结果肠胃先“报警”。
拉肚子可不是小毛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得特别当心。胡岚医生提醒,成人如果拉肚子超过两天,拉得全是水样便,还吐得吃不下饭,或者发烧、大便带血,得赶紧去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的官德秀医生也说,小孩拉肚子如果没精神、尿很少、特别渴,或者肚子疼得厉害、吐得停不下来,甚至抽搐,家长得马上带孩子看医生。
拉肚子的时候,补水是最要紧的事。脱水对老人小孩尤其危险。药店有补液盐,买回来按说明冲水喝就行。家里没补液盐,也能自制淡盐水,500毫升水加4.5克盐,简单又管用。喝的时候别一大口灌,小口慢慢喝,效果更好。
饮食也得调整。拉肚子期间别吃油腻、辣的,或者纤维多的食物,比如红烧肉、辣椒、芹菜。清淡点好,米粥、面条、蒸苹果,都容易消化。等肠胃好些了,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用药得对症。蒙脱石散能保护肠道,吸附毒素,适合大部分腹泻。益生菌也能帮忙,让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如果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可能有用,但得听医生的,不能自己乱吃。胡岚医生特别强调,乱用抗生素可能让情况更糟。
休息也很关键。拉肚子的时候身体弱,少干重活,别剧烈运动。好好睡一觉,给身体点时间恢复。很多人觉得自己拉两天没事,硬撑着上班,结果拖严重了,花的钱更多,恢复也慢。
夏天拉肚子虽然常见,但多留点心就能防住。比如,外出吃饭挑干净的店,回家后水果蔬菜洗干净,冰箱里的剩菜别直接吃,得热透了才行。这些小习惯,平时做起来不麻烦,关键时候能少受罪。
中国在食品安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每年都加强夏季食品安全检查,市场上的蔬菜、肉类、海鲜,抽检合格率逐年提高。2024年的数据表明,全国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这说明,咱们吃的食物越来越安全,但个人卫生习惯还得跟上。
拉肚子这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关键看你怎么应对。平时多注意饮食卫生,少贪凉,空调别开太猛,就能少跑几次厕所。如果真拉得厉害,别硬扛,赶紧去医院查清楚原因,对症下药。这不光是为自己好,也是为了家人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