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公众号
APP
Blog
登录/注册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消费
|
房产
|
康养
|
文旅
|
北京
|
影视
|
24H
|
专题
|
直播
全部
新闻
财经
汽车
消费
房产
康养
文旅
北京
影视
24H
直播
曝光台
跟着总书记的足迹探寻中华文脉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大江南北,指引文脉赓续,凝思何以中国,重温礼让典故,关心非遗产业,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掀开崭新篇章。
在“大学校”感悟“
何以中国
”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并多次赴各地博物馆和文博单位考察,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何以中国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细观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了解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
何以中国
丨一茶兴百业
“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这片浸润着茶香的土地,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习近平的闽茶缘
从总书记新春寄语读懂“
何以中国
”
每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同胞们饱含深情的新春祝福,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启动
1月13日,京津冀三地文物部门在系统梳理博物馆资源基础上,联合策划、联手组织、联动宣传,以“文物告诉你 何以中国节”为活动口号,推出“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
人民领袖|从习近平的凝思感悟“
何以中国
”
凝望皇皇数千年的璀璨。泱泱中华,万古山河。探古追昔,何以中国?
走近国宝文物 感受
何以中国
何尊、长信宫灯、鎏金铜蚕、曾侯乙编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提到文明瑰宝,在各地考察中多次到博物馆驻足欣赏宝贵文物。
近观|讲信修睦
新华社推出十集英文微纪录片《近观》,以十个古语为线索,探寻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了解“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
古时雄关漫道 今朝动能澎湃
经历时代变化、跨越山川水陆,长城承载中华文明历史脉络,凝聚民族精神。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中,“长城+”让静默千年的文物讲述“何以中国”的新时代故事。
近观 | 革故鼎新
新华社推出十集英文微纪录片《近观》,以十个古语为线索,探寻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了解“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第二季丨中国的由来
让我们一起“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从何尊开始,探寻“何以中国”。
近观 | 为政以德
以十个古语为线索,探寻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了解“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
记者手记:从总书记四川之行读懂“
何以中国
”
青铜时代的风,轻拂过这片土地,也吹过山河万里。三星堆,正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的璀璨星辰,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实证。
何以中国
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2022年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他感慨地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何以中国
|考古“挖”出的曾国,是个什么国?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发现后,举世震惊。此后的四十多年中,地不爱宝,华章重现,曾国考古不断取得新进展。
何以中国
|饭盒还是热水壶?这件器具三千年前的先民都在用
“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走进宝鸡青铜博物院。
何以中国
| 万里长江千年孕育百业
万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滔滔江水润泽千行百业,先人们在这里驯化水稻,养蚕缫丝、炒茶制瓷、造船商贸……
《新千里江山图•壮美陕西》入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7月9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陕西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在陕西西安启动。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