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对赌风险尚存 麦济生物赴港上市
    麦济生物是一家根据港交所第18A章规则申请上市的企业。
    “鞋王”王振滔18.51亿“卖身”康华生物,后者净利三连降,逾7亿对赌悬顶
    江松科技的IPO困局:实控人对赌压身,超亿元坏账悬顶,裁员减产下增长持续性待考
    大客户依赖症凸显,对赌协议高悬,云游戏龙头海马云赴港IPO
    云游戏龙头海马云冲击港股IPO,对赌协议悬顶咪咕文化输血式合作难掩隐忧。
    大客户依赖症凸显,对赌协议高悬,云游戏龙头海马云赴港IPO
    作为中国最大的云游戏技术服务商,海马云虽市场份额领先但持续亏损,在高研发投入及销售成本压力下,同时面临大客户依赖和对赌协议风险,若IPO失败将触发股东赎回条款,资金链承压明显。
    林清轩股东扎堆出逃 高端国货美妆的资本对赌局
    高毛利不一定能赚钱。
    林清轩股东扎堆出逃 高端国货美妆的资本对赌局
    一瓶售价超500元的山茶花精华油,撑起了林清轩82.5%的毛利率,却也让这家主打"高端国货"的美妆品牌陷入"功效宣称违规"的争议漩涡。在诸多对赌协议下,林清轩的港股IPO之路,正面临"高毛利神话"与"增长可持续性"的双重拷问。
    58同城姚劲波再下一城?6.62亿元实控易明医药 营收与净利“双对赌”
    易明医药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将由高帆变更为北京福好,实际控制人将由高帆变更为58集团创始人姚劲波。
    深演智能业绩滑坡转战港股,上市对赌失败耗资4000万回购
    尽管踩中了AI的风口,但深演智能的业绩仍极速下降。
    深演智能业绩滑坡转战港股,上市对赌失败耗资4000万回购
    2024年,人工智能大热,深演智能尽管踩中了AI的风口,但业绩却极速下降。2022年6月,八年未获新融资的深演智能筹备创业板上市融资,但最终还是撤回了A股上市申请,选择转道香港。
    “扫货”不动产!万达已出售超80座万达广场,险资成最活跃接盘方
    在经历2023年珠海万达商管港股上市对赌失败后,万达集团陷入流动性困局,出售核心资产成为其回血的重要手段。
    1元吞下对赌苦果 东原仁知服务并购后的价值清算
    当物业并购潮退去,那些曾被资本泡沫掩盖的暗礁正浮出水面,东原仁知服务的遭遇不过是行业冰山一角。
    泰山啤酒被执行超2000万,兰州黄河、华润啤酒否认收购
    5月7日,*ST兰黄(000929.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对收购山东泰山原浆啤酒的问询作出明确回应,直言暂无相关收购计划。这一表态不仅将泰山啤酒重新推向舆论焦点,也让其背后潜藏的经营困局引发市场热议。
    周六福加盟店数量五年来首降,李氏兄弟对赌失败回购1.6亿元股份
    周六福此前冲击IPO时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依赖加盟商和“贴牌生产”的业务模式仍饱受市场质疑。2024年,随着金价上涨导致金饰消费量下滑,黄金饰品加工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也给周六福的上市前景平添一份不确定性。
    周六福加盟店数量五年来首降,李氏兄弟对赌失败回购1.6亿元股份
    此次申报港股,已是这家珠宝巨头第五次冲击资本市场。因商标权纠纷、加盟模式依赖度高、保荐机构卷入造假案等种种问题,周六福此前三次冲击A股均以失败告终。
    东诚药业的对赌资本局 山东富豪能否力挽狂澜?
    命运被多重裹挟。
    与复星医药“分手”后 靠阿兹夫定成名的真实生物赴港募资
    这家曾因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一战成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如今正深陷业绩下滑与转型阵痛的漩涡。2022年8月,真实生物首次向港交所递表,但产品单一性问题始终无法解决,面对仅剩10个月期限的对赌协议,真实生物再度赴港募资。
    王健林开年出售5座万达广场 资产处置大戏继续上演
    不过,万达集团内部人士对此表示,双方在投资协议中并没有签订业绩对赌条款,苏宁、融创并无要求万达回购股份的相关依据,万达没有义务进行回购。
    慈星股份“收容”武汉敏声 对赌上市竟变自家接盘 停牌前飙涨疑内幕交易
    节后开市,慈星股份(300307.SZ)近4万股东正等待着股票复牌可能带来的“惊喜”,他们所看好的这桩重组,是纺织机械制造商慈星股份对半导体创业公司武汉敏声的跨界并购。
    和黄医药出售中药资产获益4.77亿美元,对赌承诺三年内年利润增长至少5%
    管理层表示,此次预计出售收益约为4.77亿美元,是税前收入,大部分会在2025年计入,此次交易设有三年过渡期,后续收入将陆续在2026、2027年逐年计入业绩。